论“来”、“去”运动轨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来”、“去”运动轨迹

论“来”、“去”运动轨迹   摘要:趋向动词基本语义的共同特征是“移动性”和“方向性”,在此基础上,汉语趋向动词逐渐引申出非空间位移意义,呈现出从实词到虚词演化的连续状态。为避免叙述内容冗杂,这里只就“来”和“去”的移动义及其语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趋向动词;移动义;省略;虚化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趋向动词研究主要体现在从空间领域到时间领域并一步步虚化为体标记的过程。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本质是“家族相似性”,即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①这突破了以往以范畴来划分“类”的限制,因为范畴是封闭的。“趋向动词”是根据[+趋向]语义来确立的,事实上,仅有这点相似性是不够的,现代汉语中仍有一定数量的动词也具有[+趋向]语义,如“爬、拔、登”等,这样,趋向动词的范围就很难确定。另外,从语法特征来看,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语,如:“太阳下去了,星星还没有出来了。”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窜出一辆奥迪”,“窜出来一辆奥迪”,“窜出一辆奥迪来”。所以,综合语义和语法特征,将趋向动词定义为:能够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能够表示动作趋向的动词 二、“来”、“去”的移动方向 (一)古代汉语:《说文》时期 《说文“周所受瑞???睃E。一?矶??p,象芒?c之形。”②朱骏声曰:“往?碇??碚?字是??,菽??之??,正字是?怼!笨芍?,“来”是一个象形字,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E”。③从语音来看,“?怼焙汀胞?”的声符正是“?怼薄!?怼弊衷诩坠俏木鸵鸭俳栉?“?硗?”的“?怼保?古书当中也一般用它的假借义 《说文去部》:“相?`也。从大,?。”④可知,“去”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来/去”两个词最早表达的空间意义是比较客观的,“来”表达“至,到达”。《尔雅“来,至也。” “去”与“来”相反,意为“离开”,如:“查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楚辞“来/去”还没有明显表达以说话者为参照的主观意义 (二)现代汉语中“来/去”位移句的结构类型 根据贺洁(2009)的研究,“VP+来/去”的连动结构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下面根据“来/去”句中位移起点和位移终点是否出现,我们可以把“来/去”位移句分为四种结构类型: 1.起点+“来/去”+终点 例:小亮从郑州来/去银川。此类起点和终点同时出现 2.“来/去”+终点 例:除夕夜亲戚商量好全部去姥姥家里吃团圆饭 这种位移句中只出现终点。当然,位移起点不出现,不等于没有。不出现的原因如下: A.起点就是叙述者(或说话者)所在的位置,如不是特别强调,一般不出现 试比较: a.我明天去海南。 b.我明天从银川去海南 a句起点没有出现,起点可以理解为说话者“我”现在所处的位置;b句,虽说出现了起点“银川”,但无法判定说话人“我”的所在位置 B.承上文省略 例:我是河南人,因?槎裂械搅四?夏。前半句交代了位移的起点是“河南”,下句为叙述简明,承上文省略了 C.语境省略 例:甲:刘老师来教室了没有? 乙:还没有,才七点半呢,估计再等会儿他就来了 “来”的位移起点根据语境对话双方都已经明了,可以省略不说 D.起点没交待清楚的必要。有时,位移的起点不太明确或不需交代 例:a.我给你买来一些点心 b.买来一些菜 例句中“点心”、“菜”的位移起点具体是哪儿不清楚,但也没有交代特别清楚的必要,大致可以推测出起点 3.起点+来/去 这种情况指的是句中只出现起点而终点不出现 例:明天我们就从镇上去,那里好坐车些 句法位置上,位移源点一般只出现在“来/去”的前面,大多作状语。如果“来/去”位移句中只出现一个处所成分,而且出现在主语位置上,这时就有可能由于处所成分是起点还是终点不明确,导致“来”、“去”的位移方向性不明确,从而产生歧义 例:省里来人了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l)上级部门派人到县里来(2)县里派人到下级部门去 4.源点、终点均不出现 这种情况指的是句中位移终点和源点都不出现 例如:“来了!来了!” 三、由动词“来”、“去”组成的连谓结构 “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最早把化学中的“价”明确引入语法研究的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目的是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词组。根据配价理论可知,“来”和“去”均为二价动词。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语序对于“来”、“去”位移方向的影响 A.你去提水 我来瞅瞅 B.你提水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