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公证强制执行制度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
论公证强制执行制度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 摘要 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事前有效地预防纠纷发生,更能在事后迅速地推动纠纷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愈发凸显作用而不断受到重视与推广。随着阿拉善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借贷等方面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能大大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成本,进而推动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
关键词 公证文书 强制执行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327
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制度在日本、德国、奥地利、我国台湾地区等地区均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制度进行规定。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立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制度,目前规范该制度的法律法规少而笼统,但作用却不容小视。一方面能够事前有效地预防纠纷发生,另一方面推动事后迅速地解决纠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愈发凸显作用而不断引起重视
一、公证文书强制执行制度概述
(一)公证强制执行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第37条第1款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项制度主要着眼于就私人之间法律生活的事项给予公的证明,以防止未来纷争,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申请,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于内容符合条件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文书进行审查,认为事实清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双方没有争议的文书则对其进行公证,公证后该文书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公证强制执行制度的理论基础
1.意思自治理论:
意思自治又名私法自治,顾名思义,即在法律无明确禁止的领域,民事主体按照个体的自由意志处分权利义务。公证机关正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对其文书进行公证。当事人拥有程序选择的自由,即决定是否选择公证程序。一般而言,解决纠纷的方式有许多,如诉讼、仲裁、和解、调解等,当事人可以基于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但需注意的是意思自由也并非绝对,前提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2.志愿者应不会危害自己之原则:
台湾地区民间公证人郑云鹏认为:赋予公证书执行力的目的,不过是在确保债权人在交易上权利之迅速实现,故对债务人而言,以公证书作为执行依据,将具有高度危险性。在公证书,所谓公证人之作用,仅止于就当事人之陈述,依法律所定严正之方式固定成证书,就审查所记载权利关系实体上正当性之权限与责任而言,公证人均无,而所谓公证执行证书执行力之根据,一般而言,是债务人对公证人为愿迳受强制执行意旨之陈述,如就其正当性之保障而言,大概仅能说在于,一般人均能为自己之权利关系为最佳之判断,其既表示自愿迳受强制执行,则其自愿负给付义务不致有错(即志愿者应不会危害自己之原则)之推测上。债务人选择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文书对其本身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是以其放弃诉权保护为前提的,在这样的弱势背景下,只能用一般人均能为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最佳判断来推测这一行为的合理性
3.执行承诺理论:
在公证文书强制执行制度中,执行承诺是指在赋予文书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中,债务人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在其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文书义务时,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意志、声明或者承诺。执行承诺表明当事人通过协商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权利的实现方式。没有债务人的执行承诺经公证的这一文书与普通的公证证明文书没有区别,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承诺是公正强制执行正当性的合理?碓矗?此种执行承诺也多要求以明示方式作出,不得依推定来认定
(三)公证强制执行的价值内涵
强制执行公证主要涉及金融领域,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民间借贷,目前已成为公证的重要业务之一。公证的强制执行制度有利于快速解决债务人的责任履行问题,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避免因诉讼、仲裁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效节省司法资源
同时,公证介入金融领域后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一种威慑力,督促债务人更好的履行义务,增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促进民商事活动顺利展开,有效规范社会经济活动
(四)关于执行公证书的瑕疵及其救济
在《公证法》第40条对执行公证书的瑕疵及救济有明确的规定,但就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具有可诉性问题曾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有所争议,有人认为如果允许可诉的话违背一事不再理原则,且对债务人也有失公平,造成司法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适用问题,2008年最高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批复》,总的立法原则就是关于内容方面存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公证事项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