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写作活动创新训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语文写作活动创新训练

谈语文写作活动创新训练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贯穿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课程目标中又明确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以下举例谈谈我在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对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创新训练中的一点体会,与同仁共谋 写作活动创新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下面举一个我曾经进行过的作文训练:训练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给出象征物。例如“春蚕”、“落花”、“冰”等,抽签决定某一小组的学生说正(即褒义的方面)或反(即贬义的方面)的含义。第一组的同学若抽到“正”,则说出“春蚕”的正面象征义(如“无私奉献”),可以列举有关诗句、成语、格言等(如“春蚕到死丝方尽”等),第二组的学生则说出反面的象征义(如“自寻烦恼”、“作茧自缚”等)。然后第二组的学生先说“落花”的正面象征义(如“死而后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再由第一组的学生说出反面象征义(如“悲凉凄惨”、“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等),依次类推。也可根据需要把学生分成三组、四组……以竞赛的方式轮流进行 上述活动实际上训练的是学生的对比联想能力――由某事物的一个方面想到与其相反的另一个方面,从而促使学生从截然的对立中悟出这样的道理:一个材料的意义有时可以从正面领会,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理解,学会对材料的正向、侧向、逆向意义逐一分析,择其善者而用之 创新训练的第二步是提供材料(或事先请几位学生略作准备,现场表演小品):一位老板想从甲、乙、丙三位助手中挑选最值得信任的,于是安排三人和自己下班后在公司里开会,同时制造一次假火警,观察他们的反应。甲说:“我们赶快离开这里再想办法。”乙一言不发,马上跑到屋角拿出灭火筒去寻找火源。丙坐着不动说:“这里很安全,不可能有火警。”根据上述材料(或情境),请学生分别扮演老板A、B、C,来对甲、乙、丙三位助手作评判。选甲的一方认为:甲很稳重,首先离开危境,保持不败之地;而乙则太冒进;丙则大意而自满。选乙的一方认为:乙积极向危险挑战,又忠于公司,抢先救火,减少财物损失;而甲太胆小,又自私,只顾个人安危,不顾集体利益;丙则懒惰而被动。选丙的一方认为:丙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对公司的安全情况早有了解和信心,甚至可能已看出这是个骗局…… 在各组表明看法后,教师总结:其实,甲、乙、丙三人各有所长,应考虑把他们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人尽其才。例如甲可能善于做财务工作,乙适合做业务推广,丙可负责策划、后援工作。由此引导学生得到这样的启发:一个事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因此,对一个事物,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必须全方位去观察分析 第三步是设情景续尾,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推想合理结局。例如根据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以《愚公移山之后》来续尾。以下选录两则作点评: 其一: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两坐山都背走了,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愚公如愿以偿,朔东雍南之民叫苦不迭,复挖山不止,演愚公故事,希望再次感动天帝。天帝曰:“吾技穷矣,置朔东则朔东怨,移雍南则雍南尤。”于是不再过问。朔东雍南之民无望乃止,从此世代贫困。问之则曰:“有山在此,安得不贫?” 其二: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将两座山都背走了,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朔东雍南之民突见天降大山,路途为之阻塞,遂怨尤不已;然见山中林壑尤美,且物产丰饶,于是各穷心志,以山为本,开辟交通,货通中原,并建有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事业,实现经??腾飞,百姓安居乐业。愚公闻之,自愧不如,这才承认自己确实有点愚 点评:一、二两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跳出自我封闭,摆脱自我束缚,从实际出发,认识并利用客观事物有利的一面,就能变害为利,做大自然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一切活动类型,都与发展他们的智能,首先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工作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引人入胜的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对上文列举的训练方式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思维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但创新活动的过程却并不顺利,学生在突破习惯的思维模式上表现还不够理想。例如在第二步的训练中,学生大多选择“丙”那位职员,选“乙”的屈指可数,选“甲”的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训练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只有经常开展这方面的训练,才有助于学生走出思维定势,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创造潜质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石桥镇石桥初级中学(646125)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