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钟书旧体诗中“自我”形象类型
钱钟书旧体诗中“自我”形象类型 摘 要: 钱钟书的旧体诗历来受到关注较少,但其诗歌中积淀的渊博的学识和热切的情感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为钱钟书的旧体诗研究成果,对钱钟书旧体诗思想内容中的题材划分作出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试图每一类题材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进行阐释。本文结合前人对钱钟书旧体诗的研究和钱先生本人学术著作中的诗学观加以佐证,以求能够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其旧体诗,同时更为全面地展现出钱钟书的立体形象,
关键词: 钱钟书 古体诗 题材 形象
钱钟书的旧体诗内涵丰富而意蕴深远,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题材上内容上看,诗中或诉或谈相思之苦,或谈游历之感,或谈家国之情,牵率酬应,俳谐嘲戏,皆为发自肺腑之语。内容覆盖范围极广,信息量丰富。然而较之于学术著作,钱钟书在旧体诗上达到的成就所受到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钱诗题材上的划分来从全方位理解钱钟书旧体诗的内容,并力求全面塑造出钱钟书的立体形象。本文将钱钟书旧体诗的题材分为以下四类:人伦之情系列,牵率酬应系列,山川游历系列,忧国伤民系列,这四类题材既可独立存在,同时也存在内在联系。本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并力求通过诗歌内容的分门别类来塑造钱钟书先生的学者形象
一、人伦之情――慈父良夫形象
父母子女,兄弟之爱,手足之情,皆为经年不变的诗歌主题,钱钟书的旧体诗中,此类题材,亦为常见。其中最为亲切感人的是写给妻女的诗。这类诗通常保持了最为原始天然的情感,文字浅白易懂,读来感人至深。《槐聚诗存》中保留了很多钱钟书写给杨绛的诗,如《玉泉山同绛》: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①
这首诗韵律整齐,节奏舒缓,读来朗朗上口,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字里行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然而诗人却没有陷入凄凄惨惨戚戚的境地,“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最后一句在无奈与哀愁之下,是珍惜当下的乐观,情感朴实,诗有尽而意无穷。除此之外,《槐聚诗存》中还有些贴合生活,颇有趣味的旧体诗,如《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②
钱钟书的情诗写的一向动人,当年杨绛也曾自述,是“他的诗打动了我”。当时钱杨的结合,可谓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郎才女貌,珠联璧合。钱钟书的旧体诗中,也多有描述,而提及情诗,由《赠绛》可见一斑,这首诗虽短小,而意味深长。从生活细节处入手,足以见钱先生的细心而不失妥帖,“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这两句,在动人之余,仍不失戏谑和幽默。当然,钱钟书写给女儿的诗也毫不逊色,如《宁都再梦圆女》“汝岂解吾觅,梦中能再过”、“汝祖盼吾切,如吾念汝多”③。这首律诗,直截了当的表达出了钱钟书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意真情切,平实感人,章法细密,语句平淡而感情格外深切,体现出钱钟书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最真实的牵挂。在人伦之情一类诗歌中,往往带有作者个人的情感体悟,作者的慈父良夫形象在对他人的诉说中呼之欲出
二、酬答之作――乱世志士形象
所谓酬答之作,消闲之什,指的是钱钟书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这被钱钟书认为是“牵率酬应,俳谐嘲戏之篇”。以钱先生的个性来看,牵率酬应,本为无奈之举,却因为渗透当时社会情境和个人感悟,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类作品,或以宏观的时代环境为切入点,由此过渡到自身的境况遭遇,结尾言志,以答亲友。或开篇言志,直抒胸臆,就具体事件聊表观点,气势恢宏,慷慨大气。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可谓是答叔子系列,如《答叔子》: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n?n敢苟同。④
这首诗做的极为大气,尤其是“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n?n敢苟同。”一句,卒章显志,体现了钱钟书不折不挠的文人气节。再看钱钟书一九四二年所作的《答叔子》:
四劫三灾次第过,华年英气等销磨。世途似砥难防阱,人海无风亦起波。不复小文供润饰,倘能老学补蹉跎。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⑤
这首诗与一九三八年的《答叔子》相比,感情更为浑厚沉稳,当时的中国正陷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乱世之中,山河破碎,国土沦陷,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四劫三灾”销磨着人的“华年英气”,前途未卜,心境转变,不胜感慨。即使只是酬答之作,也可以从中发掘出使人沉郁雄厚的情感,对答亲友,在最为亲近的人面前才能毫无顾忌的袒露心胸,坦言自己的处境和志向。“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文人志向,由此可见
钱钟书的系列酬答之作,多与个人生活相关,情感贴切,感人至深。其中如《山居阴雨得许景渊昆明寄诗》、《吴亚森[忠匡]出纸索书余诗》等都是佳作,钱钟书虽然淡泊名利,性寡交游,但是不免“牵率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