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戏曲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戏曲探究 【摘 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之前,围绕着戏曲的保护和挖掘,学界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为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话题,开拓了新的视野,生态研究、传承研究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也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研究;传承研究;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09-02
一、戏曲是“非遗”保护的重点对象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的政府组织以及社会成员都越来越重视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保护措施的实施,都体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中国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中国也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非遗”名录,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千余项
戏曲是“非遗”名录中的重要一类,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对象。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正式提出、确定之前,对于戏曲类“非遗”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不少成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对民间艺术、传统艺术的挖掘和整理,当时虽未有明确的“非遗”概念,但实际上做了大量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正式确定之后,从国际到国内,都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上了日程,?姆?律、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保护。昆曲、粤剧、藏戏、京剧入选联合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到数百种地方戏曲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和重视,也促进了戏曲研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方法上,更多地运用人类学、民俗学所普遍采用的田野调查法。该方法的运用,打开了戏曲研究的视野,取得了一大批学术成果。其二,在对象上,更多地关注民族、民间的戏曲活动、戏曲剧种。其三,在理论上,更加重视民间戏曲、小剧种的文化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戏曲
二、“非遗”概念提出之前戏曲的保护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包括戏曲艺术)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其坚持开展田野调查,对戏曲等传统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戏曲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如刘念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福建、浙江等地做了深入考察,阅读和整理了大量的福建莆仙戏、梨园戏的剧本。在此基础上,于1962年完成了《南戏新证》的初稿,其后又五次赴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对初稿进行了修订,并于1986年正式出版。通过实证考察,刘念兹在福建的莆仙戏、梨园戏中发现了大量的宋元南戏的遗存。《南戏新证》虽为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但是却为东南沿海一带的传统剧种,如莆仙戏、梨园戏、潮剧等剧种的研究开启了一扇“窗户”。1960年,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成立,对莆仙戏、梨园戏做了深入全面的考察,发现和整理民间写本、抄本等重要剧本五千多册,抢救了一批珍贵的文献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省市都成立了“戏曲改进委员会”,对传统剧目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并以丛书的形式,陆续整理和出版了大量的剧本。例如在京剧剧本整理方面,《京剧丛刊》共出版50辑,收录当时比较流行的京剧剧本160余部。1957年开始出版的京剧传统剧本集《京剧汇编》,共109辑,收录了近五百部京剧剧本,其中很多都是当时艺人、票友和藏家的私藏本,极为重要。《京剧汇编》和《京剧丛刊》是继“戏考”之后,对京剧剧目进行的极为重要的整理和挖掘。此外,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剧本也陆续整理出版,如1959年《湖北地方戏曲丛刊》开始出版,该丛书收录了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剧、楚剧、南剧、东路花鼓等多个剧种的剧本数百部,而且所收录的剧本主要是原本,在内容上未做大的改动,非常珍贵
进入新时期,对传统戏曲的挖掘保护工作一直在持续。特别是《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编纂,对各省市剧种做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中国戏曲志》的编写过程中,通过口述等方式,收集到了大量的剧种研究资料。例如《楚剧志资料汇编》①,就是在《中国戏曲志
总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之前,对于戏曲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集中于剧本、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上,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三、“非遗”概念的提出为戏曲研究提供了宽阔的理论视野
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杰作宣言》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后将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x VIP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pdf VIP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 VIP
- 2025年财会类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旅游咨询项目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江西鹰潭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留置看护勤务辅警8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浅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与监管——以蚂蚁金服为例.doc VIP
- 旅游咨询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0181】46页PPT数字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蓝图(豪华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