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法律制度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法律制度的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产品质量法》 ;*;*;*;案例: 2012年6月2日,李某在煤市场购买王某块煤一车。同年12月25日,原告在往炉子里加煤时,炉子突然发生爆炸,致使原告右眼被炸伤。因人身赔偿问题,原告将块煤销售者、生产者作为共同被告起诉法院,要求赔偿损失。你认为该纠纷能否依据《产品质量法》处理? ;*;*;*;*;*;*;*;*;*;*;*;*; 案例;*;*;*;*;*;*;*;*;*;*;*;*;*;*;*;*;*;*;*;*;*;*;*;*;*;*;*;*;第二部分 质量基础工作法律制度;一、标准化法;1.标准化立法目的 促进商品经济,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国家、人民利益,规范生产和经济活动。 ;2.我国的标准性质与级别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推荐性标准的范围;(2)标准的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把标准分成: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的制定(GB、GB/T);?行业标准制定;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由省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针对本地域内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地方标准:地标代号+行政区代码前2位+标准顺序号+年号+标准名称。 DB44广东省 DB46海南省 DB50重庆市 DB51四川省 DB52贵州省 DB53云南省 DB61陕西省 DB62甘肃省 DB63青海省 DB15内蒙古自治区 DB45广西自治区 ;④企业标准的制定(Q);3.国际标准的采用;(3)国际标准的采用程度;(4)企业采标标志使用;4.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二、计量法律制度;1.法定计量单位;2.计量许可制度;3.计量检定制度 ;?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是指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共7类59种工作计量器具。 如:尺:竹木直尺、套管尺、钢卷尺、带锤钢卷尺;面积计:皮革面积计;玻璃液体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体温计:体温计 ;3.计量检定制度 ;计量校准与检定比较;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比较 计量基准是对用于统一量值并作为最高依据的测量标准器所赋予的专有名称。国家计量 基准是指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全 国的各级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以及标准物质测量的定值,都必须溯源于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是计量标准器具的简称,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用于检定其它计量标准 或工作计量器具。它把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逐级的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及将测 量结果在允许的范围内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重要环节。;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一)哪些设备属于特种设备;1.锅炉 ;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储气罐、蒸器发生器、电加热器、氧舱、灭菌器、消毒柜、反应锅、蒸压釜、贮槽、分离器、预溶锅、低压循环筒、存砂桶、干燥器、过滤器、冷凝器、蒸汽分汽缸等。 ;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工艺管道、动力管道、制冷管道。 ; 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杂物电梯(餐梯)。;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通用桥式起重机、吊钩桥式起重机、台架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立体停车库、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等。;在厂矿、码头、货场、机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建设工地、施工现场以及游乐场所中行驶,从事搬运作业的各类机动车辆。叉车、电瓶车、翻斗车、装载车、堆垛车等。 ;7.大型游乐设施;8.客运索道;(二)特种设备的基本规定 ;特种设备从生到死的基本规定;2012年5月广东省质监部门在全国率先试行电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监部门提出了由“使用权者”承担“首负责任”这一概念。电梯“使用权者”(往往是电梯物业管理者)确立为第一责任人。当电梯发生事故或故障造成损失时,“使用权者”对事故受害方承担第一赔付责任。只有当受害者自愿直接追究其他相关责任者时,第一责任者才免于承担首负责任。电梯的“使用权者”有权对造成电梯事故的制造企业、安装企业、维保企业、检验单位和使用者追索相关损失。;四、质量检查制度; 凡经上级部门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的,自抽样之日起6个月内,下级部门对该企业的该种产品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依据有关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抽查除外。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监督抽查信息。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检验费用。;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