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极体施与反偏下i D.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极体施与反偏下i 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iodes 半導體材料與特性 pn接面 二極體電路:直流分析與模型 二極體電路: 交流等效電路 其他形式二極體 半導體材料與特性 (1/25) 前言 最常見的半導體為矽,用在半導體元件及積體電路 其他特殊用途的則有砷化鎵及相關的化合物,用在非常高速元件及光元件 半導體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 電子能量隨殼層半徑增加而增加 價電子:最外層的電子,化學活性主要由其數目而定 週期表依價電子數而排列 第四族之矽與鍺為元素半導體 砷化鎵為三五族的化合物半導體 電子與電洞 T=0°K時矽為絕緣體:電子在最低能態,一個小電場無法使電子移動,因被束縛於所屬的原子 增加溫度:價電子得到足夠的熱能Eg (能隙能量)以破壞共價鍵而移出原位,成為晶格內的自由電子,且在原位之空能態為正電荷,此粒子即為電洞 半導體內之電流 自由電子流動 電洞流:價電子獲得能量而流動至 鄰近的的空位如同正電荷反向移動。 能隙能量Eg:破壞共價鍵的最低能量 能隙能量在3-6 eV者為絕緣體,由於室溫之下幾乎沒有自由電子存在,反之為導體 半導體的數量級約為1 eV (=1.6×10-19焦耳) 能帶圖觀念(a) EV為價電帶最高能量 EC為導電帶最低能量 Eg= EV - EC 兩能帶間為禁止能隙 電子無法在禁止能隙中存在 (b)顯示傳導電子產生過程 電子獲得足夠能量從價電帶躍遷到導電帶 本質半導體 電子及電洞濃度為半導體材料特性之重要參數,因其直接影嚮電流之大小 本質半導體 無其他物質在晶格內之單一晶格半導體材料 電子與電洞之密度相同,因皆由熱產生 本質載子濃度 B為常數,與特定之半導體材導有關 Eg與溫度之關係不重 k為Boltzmann常數=86×10-6 eV/°K Example 1.1:T=300 °K求矽之本質載子濃度 解:代入公式即可 結果為1.5×1010 cm-3,雖不小,但比起原子濃度5×1022 cm-3則很小 外質半導體 加入雜質 本質半導體的電子電洞濃度相當小,僅可有微量電流。適當地加入控制量的某些雜質可大為提高。 適宜的雜質可進入晶格取代原來的電子(即使價電子結構不同),常用雜質來自三五族 施體雜質:貢獻自由電子,如磷 常用第五族元素有磷與砷。 四個價電子用以滿足共價鍵的要求。 第五個價電子則鬆散去束縛在原子上,室溫下可有足夠熱能破壞鍵結而成自由電子,因而對半導體電流有所貢獻。 當第五個價電子移動到導電帶,磷離子則形成帶正電的離子。 剩下之原子帶正電荷,但在晶格內不可移動,所以對電流無貢獻 施體雜質產生自由電子,但不產生電洞 摻雜:加入雜質,控制自由電子(洞)濃度 n型半導體:含施體雜質原子之半導體 受體雜質:接受價電子 常用第三族元素有硼。 三個價電子用在三個共價鍵 ,剩下一開放的鍵結位置。 室溫下鄰近的價電子可有足夠 熱能而離至這個位置,因而產生電洞。 剩下之原子帶負電荷,不可移動,有產生電洞而產生電洞電流。 受體體雜質產生電洞,但不產生電子。 p型半導體:含受體雜質原子之半導體。 外質半導體 含雜質原子之半導體材料,亦稱摻雜半導體。 摻雜過程中可控制以決定材料之導電度及電流。 電子電洞之濃度關係 在熱平衡下為 n0 為自由電子之熱平衡濃度, p0為電洞之熱平衡濃度, ni為本質載子濃度 室溫下每個施(受)體原子產生一個自由電子(電洞) 若施(受)體濃度 遠大於本質濃度。 多數及少數載子:相差數個階級 n型半導體:電子為多數載子,電洞為少數載子 p型半導體:電洞為多數載子,電子為少數載子 Example 1.2:求熱平衡下之電子電洞濃度帶入公式即可考慮在 T=300° K 下矽被磷摻雜至 Nd=1016cm-3 的濃度。請記得例1.1中ni=1.5×1010cm-3 解:因Nd>>ni,電子濃度為 而電洞濃度變為 漂移與擴散 兩種導致電子電洞(統稱載子)在半導體內移動之程序 漂移:由電場引起 擴散:由濃度改變(濃度梯度)所引起 梯度的成因可為非均勻摻雜分佈或在某區注入某量的電子或電洞 漂移---假設給半導體一個電場,此場產生力量作用在自由電子及電洞而產生漂移速度與移動 n型半導體:電場方向與對電子產生之力量反向 漂移速度 ,負號表電場相反方向 為電子遷移率,可想成電子在半導體內移動效果的參數。低摻雜矽之典型值為1350 (cm2/V-s) 漂移電流密度 n是電子濃度(個/cm3),e是電子電荷 漂移電流與電子流反向,但與電場同向 p型半導體:電場方向與對電洞產生之力量同向 漂移速度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