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与流行概况论文.docVIP

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与流行概况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与流行概况论文.doc

  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与流行概况论文 .freelicinAnhuiProvince 【Indicativeabstract】 Strengthentheeducationforhealthandpayenoughattentiontofoodsanitationtocontrolendemicoffoodborneparasiticdiseases. 【Keyatodiasis;cestodiasis;acanthocephaliasis;protozoaldiseases;endemic 随着社会大环境多种因素发生了变革,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在增多,流行范围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现综述安徽省食源性寄生虫病计15种,其中吸虫7种,绦虫5种.freelatodiasis) 1.1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或称肝吸虫病(clanorchiasissinensis) 中华分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由McConnel1874年首次从印度一华侨尸体的胆管内查见。日本小林晴治郎1910年发现鲤鱼科的淡水鱼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武藤昌治1918年发现纹沼螺为本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以后我国学者徐锡藩、唐仲璋等对中间宿主内容作了重要补充。梁伯强、杨简(1937)、侯宝璋(1955)对本虫的致病机理都有较深的研究。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均有不同程度流行。有人认为Heanley1908年首次报告在我国发现本病病人[1]。1908年后还有几位国外学者在中国发现本病病人,例如,anson(1880)于台湾发现肺吸虫病人。应元岳(1930)在浙江绍兴发现2例病人。吴光(1936、1937)在安徽绩溪、歙县豹(pantherapardus)体内发现肺吸虫,1951年又报道在绩溪的石蟹体内查见囊蚴(中华医学杂志1951,37(8):680)。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1964)在石台县七里公社采到囊蚴,感染动物获得成虫。安徽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1980)用采自安徽休宁的肺吸虫囊蚴,注射入犬腹腔,4个月后解剖犬肺获成虫。1978年我们在岳西县采到数十只川卷螺和石蟹,分析表明安徽徽州地区有肺吸虫病流行的可能性。1974年底,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在黄山茶林场豹粪中查到肺吸虫卵,1977年上海后方古田医院又从豹体查到肺吸虫。1973~1978年经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上海市传染病总院医疗队、上海后方古田、瑞金、长江医院等单位的广泛调查,已知歙县、绩溪、宁国、旌德、泾县、祁门、广德、石台、贵池、东至、太平、青阳等12个县有肺吸虫病流行。 1977年5月,上海后方瑞金医院儿科,收治1例来自安徽繁昌的7岁男孩,他们从痰中查出大量肺吸虫卵,可以说是安徽首例肺吸虫确诊病人,因为过去的病例报道,都是根据免疫学诊断。1977年上海后方古田医院,在繁昌桃冲查出24例痰卵阳性病人。休宁县卫生防疫站于1980年,确诊一例住在县医院的9岁男孩痰卵阳性病人。 刘雪霞、杨大林、周德刚(1985)报告从安徽歙县坑口所采集的溪蟹体内检获卫氏、三平正和扁囊等三种并殖囊蚴,分别人工感染家犬,获得成虫(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3(1):59),三平正与扁囊并殖吸虫,是否也能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样感染人体,待进一步研究。 杜义木、徐筱鸥(1996)报道了1976~1979年旌德、宁国、休宁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鉴定为黑螺科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libertina),自然感染率为0.35%(56/16004)。第二中间宿主是长江华溪蟹、浙江华溪蟹、米虾(采自宁国)。华溪蟹的感染率为70.2%(536/763),感染度为20.4个/只,平均每克蟹感染3.13个肺吸虫,最高的一只蟹体内检出444个肺吸虫囊蚴[3]。安徽徽州的肺吸虫保虫宿主是犬、猫、黄鼠狼、云豹、狼、水獭等[3]。生吃蟹人群的皮试阳性率32.7%(288/850);熟食蟹人群的皮试阳性率为10.52%(289/2746),提示阳性率高低与感染方式有关。 1.4 棘口吸虫病(echinostomiasis) 是由于棘口吸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棘口科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苏门答腊、印度、泰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前苏联及我国。全世界已报告600多种,其中寄生于人体有20余种,我国有10余种。 1.4.1 藐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liliputanus) 最早由Loss(1896)在动物肠道中发现。在安徽动物体内发现亦有三十余年[4],但因其虫卵与常见的姜片虫卵形态颇似,易于误认,致使迟迟未被发现。肖祥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