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pdfVIP

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2 1 (2) : 23 - 27                           Rural EcoEnvironm en t 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 ( ) 孙勤芳 ,缪旭波 ,高振宁 ,汪  阳 ,赵志强 ,贺昭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 10042 摘要 :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要求 ,针对全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特征 ,描述了 “全国农 村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共享系统 ”的设计背景 、系统总体结构 、数据组织形式以及信息表达方式 ,并探讨了实现信息 共享系统的结构化设计 、系统网络的集成式服务模型 、动态网页制作 、元数据库构建 、统计信息的空间化表达方 法 、空间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安全保障等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途径 。 关键词 : 生态环境质量 ; 信息共享 ; W ebGIS 中图分类号 : X32; TP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 1 - 5906 (2005) 02 - 0023 - 05 D esign ing and in tegra tion of the na tiona l rura l ecolog ica l env ironm en ta l qua lity inform a tion shar ing sy stem. SUN Q inf ang, M IA O X ubo, GA O Z hen n ing, WAN G Yang, ZHA O Z h iqiang, HE Z haohe (N anj ing In stitute of Environ ) m en tal Science s, State Environm en tal Protection A dm in istration,N anj ing 2 10042 , Ch ina . R u ra l E coEnvironm en t, 2005, 2 1 (2) : 23 - 27 A b stract: Spon sored by the Key Technology R e search and D evelopm en t Program , a ru ral eco logical environm en tal qual ity inform ation system wa s bu ilt up. Th is system ha s integrated rur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 ental quality inform ation avail ab le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comp liance w ith the requ irem en ts of the national su stainab le developm ent inform ation sharing system. The background, overall structure, data form at and inform ation exp re ssion of the system are discu ss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 s for de sign ing and in tegration of the system ha s been discribed in detail, including structu red de sign, integrated service model of the system network, dynam ic web p age cre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