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ppt
实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实验原理 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即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电泳法分离、检测蛋白质混合样品,主要是根据各蛋白质组分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以及所带净电荷多少等因素所造成的电泳迁移率的差别。 区带电泳是样品物质在一惰性支持物上上进行电泳的过程。因电泳后,样品不同组分形成带状区间,故称区带电泳。 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交联试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在有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增速剂(如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的情况下聚合而成的。丙稀酰胺的聚合通常是由化学催化或光化学过程完成的,常用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核黄素来引发这个过程,用TEMED、3-二甲胺丙腈等作为聚合过程中的增速剂。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指使用不同孔径和不同缓冲系统的电泳,它由浓缩胶和分离胶两部分所组成。由于浓缩胶的堆积(浓缩)作用,可使样品(即使是稀释样品)在浓缩胶和分离胶的界面上先浓缩成一窄带,然后在一定浓度(或一定浓度梯度)的凝胶上进行分离。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 浓缩效应 电荷效应 分子筛效应 实验原理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简称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与其他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而改变原有的空间构象。特别是在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存在下,由于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还原剂打开,不易再氧化,这就保证了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 蛋白质-SDS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约为1.8nm,而长轴则随蛋白质的分子量成正比变化。这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椭圆棒的长度,也就是蛋白质分子量的函数。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由于结合了大量的SDS,使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状态,形成了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团块,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种蛋白质分子之间天然的电荷差异。 实验原理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SDS时,蛋白质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分子量大小,而其他因素对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000~200,000之间时,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直线关系,符合下列方程式: lg MW=-b·mR+K MW为蛋白质分子量,mR为相对迁移率,b为斜率,k为截距。在条件一定时,b和K均为常数。 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的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实验步骤 凝胶的制备 蛋白质样品的处理 加样:用微量注射器依次在各个样品槽内加样,各加10~15μl(含蛋白质10~15μg),稀溶液可加20~30μl 实验步骤 电泳:上槽接负极,下槽接正极,打开直流电源。对于垂直板型电泳,一般样品进胶前电流控制在15~20mA,大约15~20分钟;样品进胶后,将电流调到40~50mA,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待指示染料迁移至下沿约1~1.5cm处停止电泳。 剥胶和固定:电泳结束后,取下凝胶膜,卸下凝胶膜上的橡胶框,用镊子将短板玻璃撬开后取出凝胶板。在溴酚蓝区带的中心作好标志(插入细金属丝),用水慢慢冲洗一下胶面。将胶置于培养皿内,放入固定液(或10%W/V三氯乙酸),没过凝胶板。固定2小时以上或过夜。 实验步骤 染色:弃去固定液,加入染色液。染色4小时以上或过夜。有两种染色液可供选择。 脱色:染色完毕,倾出染色液,加入脱色液。一天换2~3次脱色液,直至凝胶的蓝色背景褪清、蛋白质色带清晰为止。脱色时间一般约需一昼夜(注意:与上述两种染色液相对应,也有两种脱色液)。 蛋白质分子量的求算:以样品蛋白质迁移率比照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计算样品的分子量。 * * 丙烯酰胺 N,N’-甲叉双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凝胶三维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全人机工程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实验中心.PDF
- 安全规格认证型中高压用陶瓷电容器-Murata.PDF
- 完整的网络覆盖是一个高质量移动蜂窝网络工作的必要条件-金笛短信.PDF
- 定义与用意.PDF
- 定序规定事项.doc
- 定电压输入1000V隔离非稳压正负双输出DC-DC转换器1W系列.PDF
- 完整数据-ADInstruments.PDF
- 宏展单面盐雾试验机.cdr.PDF
- 宜家家居北蔡店—地源热泵机械化灌注施工.PDF
- 安装使用说明书噩瞄.PDF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