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ppt

2017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资料

-*- 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例题(2015全国Ⅰ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灌木阶段由草本阶段演替而来,物种数目更丰富,群落的空间结构也更复杂;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灌木阶段生物的种类较多,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加,通气性也较好,为群落由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演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典题试做 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 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可经过次生演替重新成为森林。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可经初生演替成为森林。黄河三角洲地处温带,水源充足,弃耕地经过次生演替可成为森林。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森林退缩到相当高度的山地上,适应环境的禾本科、藜科、蓼科、豆科、菊科、百合科和莎草科等植物则开始大量出现,占领了广阔的地盘,形成草原,不能演替为森林。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统计调查类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分析 1.调查类实验概述 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通过调查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获得结论。 2.调查类实验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方法→选取对象→确定范围→制订记录表格→结果分析。 -*- 3.归纳总结 (1)常用的调查方法:询问法、问卷调查法、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野外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用询问法或问卷调查法;调查土壤中螨虫的种群密度用取样器取样法。 (2)选取的调查对象和范围一定要科学合理。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人类红绿色盲患者人数,而不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3)根据调查目的科学制订记录表格。如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的表格中,应该分别列出男性患者人数、女性患者人数、男性总数、女性总数、男性发病率、女性发病率。因为此病是伴性遗传病,男女发病率不同。 -*- 4.调查结果的分析 (1)调查类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①现象描述法: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用多度等级“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表示。 ②数据统计法:如“调查某地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计算得出的数据来表示。 (2)结果分析的方法:对比现象变化或数据变化,找到规律,得出结论。 -*- 对应训练1 下列有关调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一组是(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要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对植物常用样方法,注意事项是随机选取相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对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抽样检测计数的方法,取样之前试管要轻轻振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对应训练2 科研人员在适宜条件下研究了接种密度对蒙古裸腹溞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密度为800个/L时,蒙古裸腹溞种群在前6 d内呈“S”型增长 B.接种密度为200个/L时,蒙古裸腹溞种群在第5 d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 C.接种密度为200个/L时,蒙古裸腹溞种群的K值约为1 000个/L D.相同条件下接种量低,蒙古裸腹溞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需时间较长,但K值较大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接种密度为800个/L时,从第4 d开始,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所以在6 d内不符合“S”型曲线(“S”型曲线最后种群数量应稳定在K值范围内波动);接种密度为200个/L时,4~6 d种群数量都在增长,所以第5 d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接种密度为200个/L时,第6 d曲线还处于增长中,无法确定其K值;由图中曲线可知,相同条件下接种量低,达到K值所需要的时间长,但K值无法确定而无法与接种密度为800个/L时比较。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对应训练3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Ⅰ.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