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7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眦.20∞
0f
第12卷第4期 】aⅡnal Sci∞o∞)
Y盯Igd伽Ullive商ty(H岫i石鹤&socid V01.12No.4
日语隐喻表现及其认知理解
张 继 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东语系。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传统的修辞学研究转向认知研究,其中概念
隐喻理论影响很大。利用隐喻理论对日语隐喻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借助推理、结构组合以及认知联想等
手段对隐喻意义进行认知理解。
关键词:日语隐喻;表现;认知理解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叽一7030(2008)04一0124—05
隐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亚里斯多德在他的 于经验基础。莱考夫、约翰逊以及其后的认知论
《诗学》和《修辞学》中有大量关于隐喻的定义、 认为隐喻是存在于概念领域的认知作用,比喻表
例子和思考。亚里斯多德认为人们使用隐喻的动 现是指把概念领域的隐喻通过语言表现形式具体
机是学习中的愉悦和展示自己博学的欲望。马库 化,即隐喻表现,他们认为隐喻表现存在于我们
斯·图留斯·西塞罗认为隐喻是比较高雅的修辞手 生活的各个方面。
段,使用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创新能
一、隐喻理论学说
力。长期以来,隐喻作为修辞格手段而被关注,
把隐喻当作语言的修辞形式。传统的隐喻定义是 1.比较理论、替代理论、互动论 ,
r颊似性I:基∥比喻℃南为J,隐喻的功能是 布莱克曾对隐喻理论进行了分类,他把亚里
r具体的旮宅)刃、既知。屯刃加岛抽象的旮宅)力、 斯多德的理论归结为比较理论,即把一种已经存
未知。毛)刃毫理解允幻I:用o、岛扎否J,隐喻句在的类似或相似性呈现出来,例如:rIJ手々一
中不存在“上j恕”“办允I,、桤”等明喻的标志。 FC耋狮子茫J这一隐喻可以理解为rlJ手t—F
20世纪30年代开始,隐喻的研究多了起l耋狮子力上专芯j的简洁表现形式,包含有勇
来,到了20世纪末特别是近30年来,隐喻的研敢、攻击等意义,认为是明喻的压缩,是两种事
究更呈多元化趋势。人们从哲学、逻辑学、社会 物的比较;他把昆提良的理论归结为替代理论,
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心理学、语用学 即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IJ于
等多个学科、多个角度对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 々一Fl宣狮子圮”这一隐喻被看作“狮子”是
及作用进行研究。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则 “IJ手t—FI宣勇敢圮、恐-、、激怒L,ro、为…”
把隐喻看作一种思维现象,认为隐喻的意义并不 等的替代表现;布莱克将自己的理论解释为互动
是客观地描写世界,是通过说话人认知概念对外 论,他在1962年提出,隐喻性的陈述并不是简
界事物进行表述,构成思考体系的概念隐喻来源 单的形式上的比较、明喻的简炼以及其他本义陈
收稿日期:20∞一3—20
作者简介:张缝文(1967一),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专业博士研究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东语系主
任,剐教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研究。
·124·
万方数据
述的替代,隐喻具有自身的表现能力与效果,并 方向性隐喻是以空间为始源域,将空间结构
赋予新的想象。 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把心理状态、情感、支配
布莱克认为“人同C土狼℃南为”的隐喻意义 能力、善恶价值观等本来是非空间的概念,用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