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上海市高三十三校语文试卷(第二次)
高三学科测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向该消失的旧俗告别
①马年春节即将到来,有关春节的话题也多了起来。由于近来雾霾的肆虐,要求禁放烟花爆竹的呼声特高。武汉市的一次民调显示,中心城区的4千户被访者,74.5%赞成“禁鞭”。市人大常委会征求了拟禁止燃放区域内304位市人大代表的意见,赞成率高达95.7%。年前,武汉市已对该市的《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作了修订,将春节期间中心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改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然而,不赞成“禁鞭”的人认为,“爆竹一声除旧”,是春节的一种标志性民俗,不让放鞭炮了,“年味”会变得荡然无存,岂不是有伤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吗?
②前几天几位朋友小聚闲聊,对城市要不要禁放鞭炮的问题,也竟发生了小小的“争鸣”。
③我是“主禁派”。燃放爆竹确是春节的一个重要民俗,它源于农耕时代,不仅寄寓着当时人们用以驱魔避邪的愿望,而且适应当时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状况,可以增添热闹喜庆气氛。如今早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城市大量出现,人口集中,高楼林立,在这样环境里大放爆竹烟花,虽然还能留下过去的一些年味,但得不偿失,代价太大了。爆竹烟花的大量燃放,不仅严重污染空气,为恶化的大气雪上加霜,而且会引发安全事故,许多城市每年春节期间都发生多起爆竹伤人与火灾事故。此外,还白白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了防止放鞭炮带来的危险后果,多少公安、消防、医务、环保人员坚守岗位,严阵以待。
④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流传下来的生活文化,常常是相沿成习,应重视其稳定性,不宜主观随意变动。不过,这种稳定性也是相对的。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变异性。民俗文化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进行变革,所谓“风俗当随时代”。拿缠足习俗来说,古来虽是汉族妇女的必习风俗,但因其摧残人体人性,属一种陋俗,是民俗中的糟粕,自清代以后,遂逐渐被历史说“不”,被淘汰出局了。“爆竹一声除旧”自然不属陋俗,但“爆竹”问世后也有变化。远古所以称为“爆竹”,是因为当时“皆以真竹着火爆之”。到了宋代,爆竹使用火药,才改为纸制。如今纸制爆竹早已失去驱病消灾、驱除恶鬼的迷信作用,却频频引发安全事故与生态灾难,也就到了变异的时候了。如果能够运用现代科学制造出新的环保烟花爆竹,那自然很好,否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就应当以新的欢庆方式代之了。
⑤春节俗称年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年俗的核心精神,诸如除旧迎新,祭天祈年,娱乐狂欢,人情交融等等,这些人的本质要求与期盼,将世代相传,永不消灭。但是具体的表现形态,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变化。可以说,变异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要害怕和拒绝变异,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不变异的民俗文化。实际上,春节中不少旧民俗已逐渐为新民俗所代替。比如,过去闭门守岁,如今则旅游过年;过去多登门拜年,如今多短信拜年;过去多家中吃年夜饭,如今多在饭店欢聚;过去向孩子发压岁钱,如今还向老人送压岁钱。此外,还新出了“春晚”这类新民俗。现在的“年味”并不是清汤寡水。这些,都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风俗文化也是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对该消失的“陈”俗,让我们笑着与它告别吧。
⑥对城市燃放爆竹烟花的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包括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曾发过禁令,但鉴于部分民众要求解禁,后来又都由“禁”改“限”了。政府部门所以下不了“禁”的决心,出自于要“尊重民意”。不同的民意都需要尊重,但对不同的民意则要有正确的分析。现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大气污染的加剧,赞同禁放鞭炮烟花的人越来越多。武汉市由此修订了有关规定,重启了“禁鞭令”。这一情况值得各大城市借鉴,推进这方面的移风易俗。鲁迅曾经不满于国人“火药只做爆竹”,我们也不宜再用“火药做的爆竹”来制造节庆气氛了。
(选自《解放日报》2014年1月10日版,作者:江曾培)
1.简要概括第①段的大意。(2分)
2.第③段中作者“主禁”的具体理由有 。(2分)
3.第④段中作者举“缠足习俗”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4.第⑤段加点词“清汤寡水”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5.对民俗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禁放鞭炮自古至今都不会损害年节气氛和民俗文化传统。
B.民俗活动的产生虽有社会生活渊源但其传承过程不稳定。
C.民俗文化形式推陈出新是时代环境变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D.新时代应在告别原有民俗活动基础上创造新的民俗活动。
6.结合文意,向上海市民写一份“春节禁放烟花爆竹的通告”。(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三高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精讲课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6-3 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四 选修部分——专题14 自然灾害.doc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6.3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2014届经济生活一轮第一单元.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8-4 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
-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第12课时导数与函数的最值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新人教A版).ppt
- 2014届高考散散文阅读(写景状物哲理).ppt
- 2014届高考创新题目技能练——统计、统计案例.ppt
- 2014届高考文言文之元岩.ppt
- 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新人教必修3).ppt
-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 必修3 第十五单元 第36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
- 2014年《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用).ppt
-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完全版).doc
- 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技术.doc
- 2014年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含答案)清晰版2.docx
- 201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能训练课件:第二章 第2讲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共28张PPT).ppt
- 2014年一轮复习:9.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现象.ppt
- 2014年上海高考物理预测试卷.doc
-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病句修改和短文改错.doc
最近下载
- 《走遍美国(中英文对照文本版免费)》.doc VIP
- 合肥文旅博览集团笔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主持人妆 新闻类女主持人妆.ppt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特种设备岗位隐患排查标准.xls VIP
- 沼气净化提纯工艺的应用技术.pdf VIP
- 电烙铁焊接工艺过程确认文件12页.pdf VIP
- 《信息设计》课件——4信息图表里的象形图设计.pptx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二项目六功能促进任务三指导或协助老年人使用安全防护性辅助器具.pptx VIP
- 2025年唐山市开平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