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岁,女性,头痛、头晕、走路不稳5年,偶尔癫痫发作入院。CT:大脑额叶占位性病变。脑肿瘤可能。 临床诊断:胶质瘤?其它? 全球受寄生虫感染的人数约45亿,其中感染蛔虫约12.83亿,钩虫约7.16亿,鞭虫8.7亿,丝虫2.7亿,血吸虫2亿,疟原虫4亿,其他(阿米巴等)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1.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感染人数显著减少。 2、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 的主要因素之一。 *吃生的海鱼、海产软体动物:异件尖线虫病 *吃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病 *生饮蛇血、生吞蛇胆:舌形虫病 *生吃龟肉、龟血:比翼线虫病 *生鱼片:肝吸虫病 *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和俗称“小龙虾”的蝲蛄: 肺吸虫病 *烤肉、涮肉、凉拌生肉: 旋毛虫病 *因生吃含囊蚴的红菱、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 姜片虫病 *生食淡水鱼、吞食活泥鳅: 棘颚口线虫病、阔节裂头绦虫病 1、夺取营养:营养不良、贫血 2、机械性损伤:破坏、压迫、阻塞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主要寄生部位:结肠 *分为: 肠阿米巴病: 痢疾样症状 肠外阿米巴病:各脏器“脓肿” *粪-口途径传播 一、肠 阿 米 巴 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侵袭型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发 病 机 制 * 机械性损伤与吞噬作用:依靠伪足阿米巴运动 * 接触溶解作用:释放细胞溶解物 * 细胞毒素作用:不耐热蛋白质肠毒素 * 易感性:男女之比为5.7~9.1:1,睾丸酮 * 免疫抑制与逃避:阿米巴原虫的凝集素可抵抗补体介 导的溶解作用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急性期病变:肉眼特点 镜 下 特 点 烧瓶状溃疡(flask shaped ulcer) 液化性坏死, 溃疡周围炎症反应不明显 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直径20-40μm) 临 床 表 现 * 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酱褐色腥臭脓血便 * 里急后重症状不如细菌性痢疾, 中毒症状 轻微 * 粪检可找到滋养体 2.慢 性 期 病 变 * 肠粘膜失去正常形态 * 息肉形成 * 肠腔狭窄 * 盲肠阿米巴肿(amoeboma) (三)结 局 * 治愈 * 肠出血 * 肠穿孔 * 肠外器官病变 二、肠外阿米巴病 * 部位:右叶多于左叶(4:1) * 单个多见,大小不一 * 内容物:果酱样 * 脓肿壁:破絮状 * 脓肿周围:炎症反应不明显 * 脓液:液化性淡粉红色物质 * 脓肿壁:尚未彻底液化坏死的组织 * 脓肿周围:查见阿米巴滋养体 临床表现: * 长期发热 * 右上腹痛 * 肝大、压痛 * 全身消瘦 * 向周围穿破 (二)阿米巴肺脓肿 amoebic pulmonary abscess (三)阿米巴脑脓肿 amoebic cerebral abscess 诊断标准(WHO) 1、从新鲜粪便标本中查到吞噬有红细胞的滋养体,或从肠壁活检组织中查到滋养体是本病确诊的可靠依据。 2、在有症状患者的血清中若能查到高滴度的阿米巴抗体,亦是本病诊断的有力证据。 3、从粪便标本中仅查到1-4个核包囊或肠腔型滋养体,应报告为溶组织内阿米巴、迪斯帕内阿米巴感染。应根据流行病学史、血清抗体检测、粪抗原检测或PCR检测证实感染虫株确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后,诊断才能确立。 疾 病 预 防 煮沸、过滤、消毒饮水,防止吃生菜及防止饮食的被污染,适当处理粪便,防止苍蝇孳生和灭蝇,均为重要措施。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极为重要。 血吸虫类型: 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 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nu) 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湄公血吸虫(S.mekongi) (一)病因及感染途径 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带虫卵的粪便入水 钉螺滋生 人体接触疫水 (二)基本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1、尾蚴引起的损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