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的运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技术的运用

(3)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的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连续态分裂成分立能级。当能级间距大于热能、磁能、静电能、静磁能、光子能或超导态的凝聚能时,会出现纳米材料的量子效应,从而使其磁、光、声、热、电、超导电性能变化。例如,有种金属纳米粒子吸收光线能力非常强,在1.1365千克水里只要放入千分之一这种粒子,水就会变得完全不透明。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纳米粒子的磁化强度等也有隧道效应,它们可以穿过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这种被称为纳米粒子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纳米载体 2.纳米生物器件 3.纳米生物组织工程 4.纳米医药 纳米载体 1.纳米药物载体 2.纳米基因载体 纳米药物载体 1 普通载药纳米微粒 这种剂型是将一些药物通过药剂学和纳米技术的高度结合,使原本因理化性质不稳定而影响其使用的药物经特殊的方法高度分散于药物载体中,制成载药纳米微粒,用液体载体的流动形式给药 2 控释载药纳米微粒 纳米控释系统包括纳米粒子和纳米胶囊,它们是粒子在10一500nm间的固体胶态粒子。 3 靶向定位载药纳米微粒 靶向药物能完成从靶器官、靶细胞到最为先进的细胞内结构的三级靶向治疗,从而达到病灶部位缓慢释放药物,维持长期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 4 载药磁性纳米微粒(物理靶向) 载药磁性微粒是在微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药物运载系统。这种载有高分子和蛋白的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小鼠、白兔)内后,在外加磁场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使药物移向病变部位,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 纳米生物器件 一、纳米机器人的研制 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诱感力的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机器人能够从动脉壁上清除粥样沉积物。这不仅会提高动脉壁的弹性,还会使通过动脉的血液流动状况得到改善。 在血管中运动的纳米机器人,它正在使用纳米切割机和真空吸尘器来清除血管中的沉积物 纳米机器人在清理 血管中的有害堆积 物 ---中国科学院合肥 研究院 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 动化所研制研制的 纳米微操作机器人 在10×10微米的基片 上刻出的字样 肾结石、胆结石的治疗 将纳米机器人以插入导管的方式引入到尿道或胆道里内,直接到达结石所在的部位,并且直接把结石击碎。 纳米生物传感器 纳米中药 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当物质的颗粒小到1~100nm时,由于其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巨大的表面及界面效应,会使物质的很多性能发生质变,呈现出许多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奇异现象。药物的物理活性、靶向性比普通中药大大提高。 特点:    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在初步的筛选试验中,对某些矿物药进行纳米化处理,再进行药效学验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经纳米化处理后出现了某些新的药效学特性。因此,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能改变中药的药学特性,这对于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中药的质量和水平以及研制开发具有新药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衣·食·住·行 从纳米这个名词诞生至今,它已经在不经意之中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或许你并没有发现,改变就在细节之中。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虽然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纳米记事 最早的纳米材料:中国古代铜镜的保护层;纳米氧化锡,中国古代的墨及染料 1857年:法拉第制备出金纳米颗粒 1867年:胶体化学的建立 1962年:久保提出了著名的久保理论 1982年:STM问世 1984年:利用气体凝固法制得纳米粉块和块体 199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第一届纳米科技会议 1994年:在波士顿召开的MRS秋季会议上正式提出纳米材料工程 纳米记事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利用小的机器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