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到了宁波,结束一天的工作。我特意赶往东钱湖,感受渔民们独树一帜的生活和对客人的热情,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愉悦。 B.小周早晨还说双休日与我们一起去登山,吃晚饭时却变卦了,说他双休日有特殊事要办,他的朝令夕改让大家很不高兴。 C.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特点是见物不见人,让人防不胜防,而在诈骗活动中上当受骗最多的是老年人和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D.总经理上任之后,对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初步调整,这只不过是牛刀小试而已,他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对公司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 【来源】【百强校】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句中形容“生活”,对象不当。朝令夕改,用于政策的变更。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形容政令时常更改,使人不知怎么办。句中对象不当。见物不见人,意思是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句中望文生义。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正确。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独树一帜”“朝令夕改”属于适用对象不当;“见物不见人”属于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严谨一直是形容结构的褒义词,在语文课的结构中,严谨有序既是众多语文教师的追求,也是评价语文课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 B.在实现了基本医保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该市以解决困难群众因贫看不起病、因病加剧贫困的问题为目标,积极探索提高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水平的新路子。 C.我们以教研室和教育学会联合发文,要求全县100多名课题实验老师人人参与优质课评选,每所学校至少选送一名教师参加县里的评选。 D.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王锋三次先后闯入火海救人,使包括他妻子儿子在内的10余人全部脱离危险,自己却被烧伤严重,烧伤面积达98%。 【来源】【百强校】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一面对两面,不合逻辑,前面是“严谨有序”,后面是“优劣高下”;C项“我们以教研室和教育学会联合发文”成分残缺,“以”后面缺少介词宾语;D项,语序不当,“三次”与“先后”、“烧伤”与“严重”调换位置。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C项,介词“以”后面缺少相应的宾语。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想必你还记得初中学过的鲁迅散文《风筝》, (1) 这篇作品的主题来说, (2) 理解的角度不同, (3) 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 (4)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可能把作品的主题理解为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方法, (5) 理解为批判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伦理道德, (6) 可以理解为启示人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自省。 (1) (2) (3) (4) (5) (6) A.就 因 便 如果 或者 也 B.对 因为 所以 假使 并且 或者 C.从 假如 则 至于 甚至 也许 D.对于 如果 那么 即使 而且 甚至 【来源】【百强校】2017届河南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对词语的搭配产语境的掌握。第一处,“就……来说”属于固定搭配;第二处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