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总复习地理科随堂练习1(必修)
【考试大纲】利用图表和数据资料,考查大气的成分、垂直分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解读】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作用 2、大气的垂直分层 3、对流层的温度变
【基本知识】:
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____和____,二者约占干洁空气99%,CO2和O3含量很少,但作用不可低估。列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改变
大量制冷剂的使用使氟氯烃的含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多→臭氧含量不断降低,南极臭氧空洞
2.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至上可分为三层:____、____、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
3.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1)气温垂直递减率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每上升1000米,下降6℃)
(2)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逆温:对流层的温度一般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
0.6℃,
造成“逆温”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②地形逆温。③锋面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A.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
B.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
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大气,有
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且位于谷地或盆地中的城市,因地形和逆
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冬季比夏季、晚上比白天更容易出现烟雾积聚的现象,都和逆温有关。
C.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逆
【典型例题】
例1(05江苏高考文综)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2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有空气对流运动的层次是( )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4全国高考文综)下图是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I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 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
( )
A.气温在-50-20℃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4 按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下图中能够出现永久性积雪的山峰是( )
5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
(1)从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看出,该地最有
( )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6.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C解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基本成分的作用。
例2:C解析:下面热,上面冷,空气易对流
例3:BDC解析:第(1)题,初步认定上述图像信息,特别是0℃;认定四条曲线在近地面的温度值;认定①③④三条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与实际不符;而曲线②符合实际情况,故为B选项。第(2)题,回忆短波通信是通过电离层而完成的基础知识,故选择D。
第(3)题,明确飞船运行轨道是在外层大气中;读图认定相关信息,逐一筛选四项文字选项;着眼于②曲线III层大气气温变化特点,确定C为正确答案。
例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垂直递减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只有A图山顶气温终年在0℃以下。
例5:C解析:③时段气温最高,最易引发气流上升运动.
例6:(1)②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人为原因是:工厂烟囱排放大量煤烟、粉尘和
硫氧化合物,使凝结核增多,空气污浊,烟雾弥漫 气象原因是:②内气温下部低于上部,
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