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里的藏
; 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这两篇课文,我们被课文中描写的神奇壮丽的海洋世界深深地吸引住了,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洋生物、无穷无尽的矿产能源资源……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聚宝盘。它激发了我们对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我们相信,海洋的秘密一定还有很多很多……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蕴藏着80多种化学元素。有人计算过,如果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淡水以外,可生产食盐3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碘、铀、金、银等等,由此可见海洋资源的价值。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虾,真是人类未来的粮仓。我们要保护海洋资源,合理的应用海洋资源,保护我们赖依生存的地球,要靠我们实际行动来完成。;;盐;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和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但海水中各种物质浓度太高,远远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如果大量进入人体,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一些国家和地区缺少可供利用的淡水,人们的视线自然会转向海洋。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使海水淡化,海水就可成为能利用的淡水。;;;; 在海洋生物中,乌贼的游泳速度最快。一般鱼靠鳍游泳,它是靠肚皮上的漏斗管喷水的反作用力飞速前进,其喷射能力就像火箭发射一样,它可以使乌贼从深海中跃起,跳出水面高达7米到10米。乌贼的身体就像炮弹一样,能够在空中飞行50米左右。;口鱼; 人类要从海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就要充分认识海洋。千百年来,人类为此曾付出了很大代价。直到15世纪,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葡萄牙探险家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从此,各国探险家纷纷出海,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这个现象一直延续了两个世纪,所以15世纪到17世纪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
18、19世纪,近代海洋科学考察开始兴起。 18世纪以后的海洋探险逐步开展了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初步观测,如测温、测深、采水、采集海洋生物和底质样品等,因而可以称为海洋考察更确切。但这一阶段的海洋考察,其研究内容是零星的,涉及的海洋空间也是局部的。直到17世纪人们还普遍认为只有表面海水是咸的。1673年,波义耳发表了他研究海水浓度的著名论文,指出所有深度的海水都含有盐分,从而改变了当时认为只有表面海水是咸的流行看法。
1772年,拉瓦锡通过化学分析,发现海水中含有多种碳酸盐、钠盐、镁盐等成分。到1865年,人们已经从海水中分析出了27种元素。 ;;;污染海洋,就是危害人类自己!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我们少年朋友们的,未来的海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 二十年后的一天,我接到了老朋友辉记的电话,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调派到“海洋探索站”属下的“蓝色牧场”工作,那可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他邀请我到他工作的地方看看。
星期天,我应邀前往“中国海洋探索站”。 坐上时速达300公里的“海上子弹头”,一会儿,就到达目的地。那是一片建在离海面10米高的宏伟建筑物群,风光绮丽秀美,空气清新,没有工业噪音和污染。听辉记说,他在这里一呆就是几个月、半年,很少回家。我既关心又好奇地问辉记,“在这里过得怎样?” 他兴奋地告诉我,这座建在海里的“探索站”,不光是一所研究机构,还是一座“海上城市”。这里不但有“蓝色牧场”养殖鱼类,周围还拥有大片的海上农场和海底油田,为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粮食、农副产品,为海上城市中的工厂提供原材料,给整座城市提供能源。海上城市建立在离大都市不太远,但又保持一定距离的海面上,若即若离,既保持较方便的交通联系,又不相互发生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我不禁赞叹,这真是一座理想的海上城市啊!
我们坐上观光艇,这观光艇顶部像一个“篷”,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篷”是敞开的,人们可以享受着海风的吹拂,真切地感受大海的气息。 ;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居住的陆地已越来越拥挤了,科学家正把目光盯上了浩瀚的海洋,希望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未来的家园。
我想,在科学发达的将来,人们可以在海底建造出一个庞大的人造生态系统。它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周围还有许多“卫星城”,为城市里面的人们提供运动、娱乐的场所。这里没有污染、也没有恶劣的气候。你说我的设想好吗?
;Bye-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