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nsys态缩减法分析简支梁实例
瞬态缩减法分析简支梁-质量系统实例在这个实例中要用缩减法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对有有限上升时间的恒定力的动力学响应。问题的实际结构是一根钢梁支撑着集中质量并承受一个动态载荷。钢梁长为 ,支撑着一个集中质量 。这根梁承受着一个上升时间为 ,最大值为 的动载荷 。梁的重量可以忽略,确定产生最大位移响应时的时间 及响应 。同时要确定梁中的最大弯曲应力 。求解过程中用不到梁的特性,其截面积可随意输入一个单位值。取加载结束时间为0.1秒以使质量体达到最大弯曲。在质量体的侧向设定一个主自由度。第一个载荷步用于静力学求解。可以在此模型中可以使用对称性。选定在最大响应时间(0.092秒)处做扩展处理计算。已知下列数据:材料特性:=30×103 =0.0259067 几何数据:载荷:图9钢梁支撑集中质量的几何模型§1 GUI方式分析过程 第 1步:指定分析标题1.选取菜单途径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2.输入文字“瞬态 response to a constant force with a finite rise time.”单击OK。第 2步:指定单元类型1.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Element Type对话框将出现。2.单击Add。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出现。3.在左边的滚动框中,单击“Structural Beam”。4.在右边的滚动框中,单击“2D elastic 3”,然后单击Apply。5.在左边的滚动框中,单击“Structural Mass”。6.在右边的滚动框中,单击“3D mass21”,然后单击OK。7.在Element Types对话框中,在“Type 2”上单击仅一次,然后单击Options。8.在Rotary inertia options下拉列表中,滚动到“2-D w/o rot iner”并选中它。9.单击OK并在Element Type对话框中单击Close。第 3步:定义实常数1.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Real Constants对话框将出现。2.单击Add。Element Type for Real Constant对话框出现。3.单击OK。Real Constants for BEAM3对话框出现。4.在Area处输入1,在IZZ输入800.6,在Height输入18。5.单击OK。6.在Real Constants对话框中单击Add。7.单击Type 2 MASS21并单击OK。Real Constants for MASS21对话框出现。8.在mass处输入.0259067然后单击OK。9.单击Close。第 4步:指定材料性质1.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Constant-Isotropic。Isotropic Material Properties对话框将出现。2.单击OK。第二个对话框出现。3.在EX处输入30e3然后单击OK。第 5步:定义节点1.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In Active CS。Create Nodes in Active Coordinate System对话框出现。2.在node number处输入1然后单击Apply在0,0,0处定义节点1。3.在node number处输入3。4.在X,Y,Z坐标处输入240,0,0然后单击OK。5.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Fill between Nds。Fill between Nds对话框出现。6.在节点1和3上都单击一次,然后单击OK。Create Nodes Between 2 Nodes对话框出现。7.单击OK接受缺省的设置。第 6步:定义单元1.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Auto Numbered-Thru Nodes。Element from Nodes拾取菜单出现。2.在节点1和2上都单击一次,然后单击Apply。3.在节点2和3上都单击一次,然后单击OK。4.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 Elem Aitributes。 Element Attributes对话框出现。5.在Element type number处输入2。6.在Real consta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标准】GB∕T 35450-2017 聚碳酸酯薄膜及片材.pdf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doc VIP
- 青19J2青19J3建筑专业(三):建筑用料及做法+屋面.docx
- 项目安全资料标准化实施手册 (1).pdf VIP
- 2022年成都市武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机械设计软件:Creo二次开发_(2).CreoAPI基础.docx VIP
-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名著《水浒传》阅读导航+情节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训练初中语文.docx VIP
-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ppt VIP
- 1+X快递运营理论测试题.docx VIP
- 9.29事故抢险救援战评总结.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