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奇才王俊
数 学 奇 才 王 国 俊
西安曲江风景区内、唐大雁塔侧畔坐落着一所绿树掩映、繁花似锦的中国重点高校——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王国俊走马上任还不足一年天气,但大刀阔斧的改革却使这所万人大学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
王国俊因了数学研究的成果,被列八《中国名人大辞典》。1985年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模糊系统首届学术年会上,他被推举为“拓扑组”主席。今年(1987)7月应邀赴日出席国际模糊系统第二届学术年会,他将再次担任一个分会的主席。近几年,王氏多次飞往美国夏威夷大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比利时安卫普大学等国际名校讲学,均被同行刮目相看。王国俊的拓扑格分子理论,已被国内外同道广泛应用。
王国俊是个什么样的人?记者在陕西师大一间布置简朴而秩序井然的写字间里,见到了他。这是一位身材魁梧而又风度翩翩的中年人。王先生满口秦地乡音,他祖籍关中东府渭南县,中学和大学分别在西安四中、陕西师大度过。青少年时期,王着迷的学科最先并非数学,而是物理。20世纪50年代初,还是中学生的他,就自己动手安装了一台超外差收音机。献身数学科学,与其说因被录入数学系,不如说因为偶然的机遇诱发了潜伏的天性。一位学友发现他演算能力特强,告他一个信息:武汉有家《数学通讯》期刊,常登数学短文,何不一试身手?刚跨进陕西师大数学系门槛不久的王国俊,跃跃欲试。他撰写了一篇《美奈劳定理的推广》,投往楚地。果不其然,刊发了。随后,《没有导数的连续函数》、《从棱长求正多面体的体积》接连抛出,又双双命中。连王国俊自己也没有想到,3篇处女作奠定了他一生的专业方问。
当时的大学教材,已不能满足王国俊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他开始自修英语版的新兴学科“拓扑学”。1958年离开母校时,他完成了2篇颇有见地的数学论文:《什菲禾定理的推广》——后来登在《西北大学学报》上;《可微函数的开拓》,则登在中国数学学会办的《教学进展》上。后者是陕西师大校史上首次在如此高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数学论文。
尽管品学兼优的王国俊在校担任过班主席,浑身长满“数学细胞”,但却无法逃脱“好事多磨”的古训。他被分配到汉中一中任教。师范大学毕业生到中学任教,是天经地义的。对此,他毫无怨言。问题在于,王国俊受了亡父——国民党26军秘书长这个社会关系的影响。
陕西师大高材生特别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显著的教学效果,给他本人赢得了威望,也赢得了自修深造的时间。在汉中一中4年岁月里,王国俊于英语之外又学会了德语和法语,每年都有2本数学专著脱稿。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年事已高的寡母抚育中学数学教员4个年幼的弟妹越来越力不从心。“王门长子”不得不给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若曾写信倾诉衷肠。1962年,王国俊调至长安县引镇中学。在那里,一干就是15年。这15年,加上细柳中学一年,是王国俊的人生命运最为灰暗的时期。“社教”之后是“文革”,“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政治运动接二连三降临神州大地,他也由“反革命的孝子贤孙”晋升为“牛鬼蛇神”。徬徨、不安、痛苦,唯有在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数学逻辑海洋里游荡,能给他带来希望、情趣、欢乐。毕竟,他往陕西省图书馆、西北大学与陕西师大图书馆,比从汉中跋涉方便多了。节假日,中学数学教师带着馒头,一头栽进书堆里。他整本整本地摘抄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丧主德国、波兰等国的数学资料,只要它与拓扑学有关就行。他像一头秦川牛似的将这些数学资料视为生存的“草料”,生吞活剥食入肚内,回到中学斗室,再慢慢吐出来咀嚼——思索、消化、演算、质疑。图书管理员已同这位嗜书如疯如魔的书生结交上了。读者走光了,他却可以被关在资料室继续啃“洋文”书刊。美国人提出的两道疑而未决的数学题——“两个H闭空间的乘积是否还是H闭”、“两个R闭空间的乘积是否还是R闭”,引进这位中学数学教师的莫大兴趣。他回到学校后,茶不思,饭不想,脑瓜里装的就是这两道难题。他带着它们朦朦胧胧述入梦乡,迎接晨曦。一个星期之后,第一个难题,王国俊做了肯定的回答;第二道题,加了个条件也解决了。
被政治帽子压得抬不起头王国俊这阵子浑身轻松,他怀着喜不自胜的心情于1962年10月把论文发往中国数学界的权威杂志《数学通报》。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生态下,没有阶级性的数学,也被扯到政治为纲上。他的论文没有、也不可能加盖中共中学支部的“红”印章以证明作者“身份可靠”。2年后,论文被退还,编辑函称,《日本学士院纪要》已发表了同类文章。这无并于一桶凉水,劈头泼向王国俊。本该由中国数学家署名攻克的难题,一改而为“东洋人”,使中学教员的心情难以名状。这就是当年不讲爱国与科学的“政治挂帅”!但,它毕竟是王国俊数学研究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也给他带来了转折性契机。1977年,西北大学一位好心的同行将日本人的论文复印给王。他仔细一看,第一道题,两人方面不同,但殊途同归,都得到了肯定答案;第二道题,王国俊的算法,比那位日本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