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遭遇》1

一 个 人 的 遭 遇 [苏联]肖洛霍夫 作者简介: 讨论:在这篇小说中,最感动你的细节是什么?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说说感动你的理由。 文本研习,质疑探讨: 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关于索科洛夫眼泪的描述? 第一次:“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 第二次:“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 第三次:“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最后一个亲人的失去,使主人公心痛不已,泪已干枯,而遇见凡尼亚为什么竟使索科洛夫又热泪盈眶? 先看一看凡尼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外貌穿着:脏——眼睛如雨后黑夜的星星 动作神态:活泼——已经学会叹气 语言内容:年幼丧失亲人——包含孩子的纯真 [总结]凡尼亚是一个天真纯洁、又历经战乱、饱尝人世沧桑的惹人怜爱的战争孤儿。 遇见这样一个孩子,“我”为什么会流泪? 孩子的弱小——我的保护欲望 孩子的纯真——我的怜爱之心 孩子的遭遇——近似于我的遭遇 “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要被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 思考为什么“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文本研习,拓展延伸: 所幸,在战争中并非所有的都扭曲了人性,泯灭了良知,当邪恶盛行时,良心也在蓬勃生长。 在作品中我们还看到谁的眼泪,让我们心底感到震撼? 品读:“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 文本升华: 体会作者创作的可贵之处? 作者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个人、小人物、普通人在战争中,在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中作出的牺牲和承担的痛苦。体现了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多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肖洛霍夫 * * 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重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等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文章题为“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指索科洛夫 索科洛夫遭遇了什么?他的情感变化又是怎样? 成功逃亡 妻女炸死 找到儿子 儿子牺牲 领养凡尼亚 出车祸 兴奋激动 重燃希望 穿心的悲痛 埋葬欢乐 心轻松变软 一个人的遭遇: 悲愁的心 文本研习,鉴赏品味: 一个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再坚强的人在晚上也是泪湿枕巾。在战争中,这只是一个人的遭遇而已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14年8月——1918年11月): 军人857万人;平民83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39年9月——1945年8月): 军人1704万人;平民2453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 动用军事力量2200万人;伤亡约3000万人(一半以上为平民)。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