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枣论文文化及产业
论红枣文化及红枣产业
新郑自古以来就有“红”、“黄”两种文化——八千年的红枣文化和五千年的黄帝文化,是新郑乃至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发源处,也造就了新郑“黄帝故里”、“红枣之乡”的美誉。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最早带领人民播种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既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农民心中最亲切、最神圣的文化。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黄帝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凝聚作用。
新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造就了新郑红枣,曾有民谣唱到:“临潼石榴砀山梨,新郑红枣甜似蜜”,“日食红枣三两颗,给个神仙也不换”等等,可见新郑人民对家乡的枣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新郑红枣皮薄肉厚,口感独特,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新郑家家有枣,人人爱枣,红枣在新郑,数千年来,红枣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俗活动,婚典祭祀的必备果品,经过历史的不断沉淀,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枣文化,成为黄帝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红枣文化发展成熟,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拥有了一席之地
一、 异彩纷呈的红枣文化
“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河南,河南红枣看好想你”,这是新郑人民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红枣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新郑家家有枣,人人爱枣,红枣在新郑,数千年来,红枣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俗活动,婚典祭祀的必备果品,经过历史的不断沉淀,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枣文化,成为黄帝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红枣文化发展成熟,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拥有了一席之地。
新郑大枣的发展有4个时期,最早是明万历年间,明代高拱(新郑人)为造福乡里,拨大量资金鼓励新郑发展枣树。第二个发展高峰时清朝嘉庆年间,当时的新郑县令发现枣树在大灾之年救人活命的重要作用,强制发展。第三个发展高峰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大搞封沙育林。第四个时期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郑枣在世界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大涨时期,中国红枣红遍全国,甚至是世界。
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代采食裹腹到“选取好味留栽”,经过历代演进成为人们喜爱的果品,其中珍贵品种明清时候作为皇室供品。从古代给王室进食之品到诸侯之间相互问候礼品,再到现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红枣在全国的广泛种植,这些无不说明枣在历代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一种文化。
新郑有“玉皇观枣台”的美丽传说,它代表了枣乡人所特有的红枣文化;明朝新郑人阁老拱将新郑红枣文化;明朝新郑人阁老高拱将新郑红枣上贡皇帝,黄帝赞誉道“新郑红枣可谓天下第一枣,百果之王。” “汤阴石榴砀山梨,新郑红枣甜似蜜。”这句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的民谣,已不知有多少年头了。
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战国策》载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明代的《农政全书》把枣树列为五果之首。可见我国古代人已将植枣列于重要地位了。
《新郑县志》记载:周朝,人们就有以红枣作为订婚信物的习俗。到春秋时《韩非子外楚说左篇》说: “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荫于街者,莫有援也”描绘了当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桃枣成行,无人乱摘的社会安定局面。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正是红枣为代表的经济林作物的广泛种植使他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裕。
南北朝时,《齐民要术》记载“反斧斑驳椎椎,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不实,斫之则子萎而落。”“嫁枣”即砑枣树的方法。砑枣树调控养分,使其多结果实。这种管理技术为新郑枣区独特的传统技术。全国各枣区均无采用。这也就形成了新郑特有的大肚子枣树,从南北朝开始延续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市东郭寺村)看到枣树后发出感慨,在诗中写道:“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做大轮,轮轴材须此(即枣木)”。明代的时候,新郑枣树更多,荒年的时候可做民食。在解放前的孟庄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孟庄孟庄到处沙岗,种粮不长种枣喝汤。”
现在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的特色经济之一,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富裕,也在全国享有盛誉。我们公司斥资建设的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于2006年落成,也给中华红枣文化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是中国第一个红枣博物馆,它收录了世界各地红枣的资料,给红枣一个展示的舞台。在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收录了世界上所有红枣的记录,在这里,有无数的古典诗卷,名人典籍,记载着有关红枣的一个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红枣的历史和故事都再次有了栩栩如生的呈现,雕塑、绘画、古书,都详细地记载着红枣文化发展的一个个轨迹。
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本身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却能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红枣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以及它寄托的精神价值,更好地开发红枣资源,将对我国甚至世界的红枣种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必定能带来长远的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益生产实施步骤.doc
- 精彩演讲复习提纲2.doc
- 精品论文--瓦楞纸质版.doc
- 精神康复科工作标准.doc
- 精索静脉曲张(标准医嘱).doc
- 精细有机化学习题.doc
- 精编习题集.doc
- 精神卫生法培训总结doc.doc
- 精美英语短文赏析.doc
-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总结16.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中医诊所申请可行性报告.pptx VIP
- 凉山州布拖县考试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连续观察”(主题阅读)含答案.pdf VIP
- 肺保护-胸外科.ppt VIP
- 巡视巡察领导自查报告问题清单.docx VIP
- 环境工程微生物-微生物生态.ppt VIP
- 2024下半年四川凉山州会理市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5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练习2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考核招聘“一村一幼”辅导员3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在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会议上讲话党委会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