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大黄治疗儿科疾病概况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味大黄治疗儿科疾病概况论文.doc

  单味大黄治疗儿科疾病概况论文 .freel palmatum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t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单味大黄治疗某些儿科疾病的报道较多,本文就此进行简要综述。 1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对病毒、葡萄球菌、厌氧菌、链球菌、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颜学忠1治疗35例疱疹性口炎患儿,取大黄3g,加入50~100ml水中煮沸1~2min,每天少量口服煎液不少于4次,连续2d后,与41例常规方法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弥漫性牙龈红肿恢复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 。 2 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止血的有效成分是d - 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均有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freell稀释大黄粉0.5~1g后鼻饲胃内保留,2~3次/d,连用2d,有效率为93.33%。 3 胃肠功能衰竭、肠胀气 大黄能有效阻止炎症介质的扩增及其生物学作用的发挥,阻止炎症介质介导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多种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对某些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薛前进等3对42例胃肠功能衰竭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粉0.2g/( kg·次)鼻饲,1次/8h,连用3d。结果表明:止血有效率为83.33%,肠鸣音恢复有效率为100%。唐贵富等4给32例危重症时肠胀气患儿以大黄粉溶于10~30mL温开水中后口服或灌肠,体重 5.0kg者用1.0g,5~10 kg者用2.0g,10~15kg者用3.0g, 15.0 kg者用6~12g,有效率为90.6%。 4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谢艳红等5将大黄粉5g用温开水适量调匀后,对2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每日更换1次,连用3~5d,并随机选择同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对照,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用大黄敷脐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 5 蛔虫病 大黄具有攻里通下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证明,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乙酰胆碱所致痉挛有很强的解痉作用。因此,用大黄治疗蛔虫病有较好疗效。章正国等6用生花生油50ml加大黄粉6g给25例蛔虫性肠梗阻患儿胃管内注入后夹管2h,所有患儿在1h内即排出蛔虫,梗阻症状立即消除,3d后均出院。 6 便秘 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和吸收,药物进入体内后可刺激大肠蠕动而排便。陈睿7对40例新生儿便秘者用约3g大黄粉加沸水调成糊状后敷于脐部,纱布固定,24h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97.5%。张静慧8治疗80例便秘患儿,将大黄5~10g研粉后用醋调成糊状,贴双足涌泉穴或脐部,10~15h后取下,有效率为94%。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大黄具有攻下泻火、醒脑开窍、抑制免疫及抗病毒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大黄乙醇提取物可减轻病毒性脑炎模型鼠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消除脑组织内病毒抗原,降低病程各期病毒滴度,具有有效的抗病毒作用。万容等9对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25g加水250ml煎煮10min,取液100~200ml冷却后保留灌肠,2次/d,3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在退热、止惊、意识恢复及呼吸衰竭的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证、降低无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 8 腮腺肿大疼痛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英若兰10对80例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腮腺肿大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大黄粉15~20g滴入少许食醋,搅拌成糊状后贴敷于耳垂,每24h更换1次,3~5d为1个疗程。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明显缩短肿大及疼痛消失时间(P 0.01),治愈率为100%。 9 脐炎 大黄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等作用。周玉琴11对出生28 d内的50例脐炎患儿用50%酒精清洗脐部后,上敷大黄粉0.3~1g,1次/d,5d内全部痊愈。 10 其他 除上述外,单味大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小儿跌打损伤、小儿软组织感染等也有较好疗效12。总之,大黄在儿科应用广泛,并有较好疗效。但由于大黄味苦、性寒,作用迅速猛烈,走而不守,加上小儿皮肤娇嫩、脾胃虚弱等特点,故临床使用时应病证清楚,把握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参 考 文 献 1颜学忠. 生大黄治疗疱疹性口炎35例J. 中华医学丛刊, 2004, 4 (10) : 68. 2林秀珍,贾慧敏. 生大黄粉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02, (5) :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