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讲:儿童社会功能障碍.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主讲人:唐海波 博士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是一组起始于发育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异常,但与广泛发育障碍不同,没有明显的、侵害所有领域功能的素质性社交无能或缺陷作为原发性特征。生活环境异常被认为在发病中具有关键作用。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一、选择性缄默症 本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讲话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受情绪制约,在特定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谈自如,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正常。缄默时,常伴有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诊断需注意上述症状至少已持续1个月(不包括初入学的第1个月),并需排除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广泛发育障碍、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二、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本障碍是一种以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精神障碍。患儿长期表现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如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或明显的矛盾反应(如对养育者的安抚同时出现亲近、冷淡、回避和违抗),或缺乏情感反应、退缩、情绪紊乱,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却表现攻击反应或恐惧性过度警觉,与同伴交往很差。常有自伤、伤人、忧愁和苦闷。有些病例生长发育停止。在与正常成年人交往过程中,有时有一定的社交应答和反应能力。起病于5岁左右。诊断应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 本症应与广泛性发育障碍鉴别: (1)本症患儿具有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反应能力,而广泛发育障碍患儿则没有。 (2)本症患儿一开始就有社会反应方式异常,成为其在各种场合的行为特征,但如将患儿放到另一个可以给予持续照顾的正常环境中,就会有明显改善,而在广泛发育障碍患儿中不会产生。 (3)尽管反应性依恋障碍患儿可有言语和语言发育损害,但不会出现孤独症的交往性质异常。 (4)行为、兴趣及活动方式的持久性局限和刻板,不是本症而是孤独症的特点。 * *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