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眼科必胜版!医
眼科
眼科测量正常值:
眼球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mm,突出度12~14mm
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
瞳孔直径2.5~4mm(两眼差<0.25mm)
视网膜视盘直径1.5mm*1.75mm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比例。动脉:静脉=2:3
前方中央深度2.3~3mm
房水容积0.15~0.3ml
玻璃体容积4.5ml
眼压平均值10~21mmHg
C/D比值:正常≤0.3,两眼相差≤0.2,C/D比值≥0.6为异常
眼球壁的分层:
⑴外层 -- 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两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作用:保护眼球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⑵中层 -- 血管膜,又称葡萄膜。前到后依次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作用:遮光及营养眼内组织。⑶内层 -- 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位于脉络膜的内侧。后界位于视乳头周围,前界位于锯齿缘。
角膜的分层:
上皮细胞层—— 损伤后再生较快,不遗留瘢痕。厚约35μm,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分离;
前弹力层—— 无再生能力。
实质层—— 占角膜厚度的90%,损伤后不能再生,而有瘢痕形成。
后弹力层—— 此层损伤后可再生。
内皮细胞层—— 内皮细胞受损不再生。
正常眼睑的解剖位置:
①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相贴,中间有一潜在毛细间隙②上、下睑睫毛应充分伸展指向前方、排列整齐、不与角膜相接处,能阻挡灰尘、汗水等侵入眼内③上、下睑能紧密闭合④上睑能上举至瞳孔上缘⑤上、下泪点贴靠在泪阜基部,使泪液顺利进入泪道。获得性或先天性眼睑位置异常可引起眼睑功能异常,造成眼球的伤害。
干眼:角结膜干燥症又称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结膜炎的常见体征:
(1)结膜充血(2)结膜分泌物(3)乳头增生(4)滤泡形成(5)真膜和伪膜(6)球结膜水肿(7)结膜下出血(8)结膜肉芽肿(9)结膜瘢痕(10)假性上睑下垂(11)耳前淋巴结肿大
乳头与滤泡增生的鉴别:
乳头增生:①巨乳头单核细胞②直径0.1~0.2mm,小,扁平,天鹅绒样外观或圆顶状,直径>1mm为巨乳头③中心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到达顶端,轮辐样散开④长多见于睑结膜。
滤泡增生:①淋巴细胞反应引起②光滑,半透明隆起的结膜改变,直径0.5~2.0mm,有些超过2.0mm③滤泡中央无血管④常发生于上睑结膜和下穹隆结膜,也可见于角结膜缘部结膜沙眼国际分期 :
Ⅰ期:早起沙眼.上睑结膜出现未成熟滤泡,轻微上皮下角膜混浊,弥漫点状角膜炎.Ⅱ期:沙眼活动期.Ⅱa期:滤泡增生,角膜混浊,上皮下清润,上方浅层角膜血管翳.Ⅱb期:乳头增生,滤泡模糊,可见到滤泡坏死,瘢痕不明显.Ⅲ期:瘢痕形成.Ⅳ期:非活动性沙眼
角膜炎病理发展过程
损伤→感染→浸润灶→吸收
↓
坏死
↓
溃疡→角膜瘢痕(云翳、斑翳、白斑)
↓
穿孔→眼内炎
↓
失明←继发青光眼←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瘘
↓
角膜葡萄肿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
①多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或长期食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病史②起病缓慢,刺激症状较轻③角膜浸润灶成白色或乳白色,致密,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④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⑤角膜感染灶旁课件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⑥角膜后有斑块状沉着物,前房积脓呈灰白色,粘稠或呈糊状
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皮质性白内障分期
①初发期: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楔形混浊常见,最后形成轮辐状混浊,一般不会影响视力。
②膨胀期:又称未熟期。混浊继续加重,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呈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患者视力明显减退,眼底难以看清。以斜照法检查晶状体时出现虹膜投影。
③成熟期:晶状体内的水分和分解产物从囊膜内溢出,晶状体又恢复到原来体积,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虹膜投影消失,患眼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眼底不能窥见。
④过熟期:前房加深,虹膜震颤,视力可以突然提高,可发生Morgagnian白内障,可发生葡萄膜炎,可发生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容易发生晶状体脱位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青光眼分期:临床前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