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说中的次声波 ——次声波简介及其应用 刘童童 2010级物理海洋班 2012.11.07 次声波简介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 特点小延伸 来源广——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地震等 传播远——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穿透力强——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次声波——神秘杀手 1890 年, 一艘名为“马尔波罗号”的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20 年后,人们发现了它。船上的一切都原封未动。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 《黑色星期天》之谜 次声波的危害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 4Hz~8Hz的次声波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强烈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次声波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声波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 各种应用 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 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 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探测出某些大规模气象的性质和规律。 利用测定这些次声波的特性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 次声波武器 次声波武器是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并发展起来的新型武器.1972年法国人发明了第一台次声波发生器,它产生的次声波能伤害到5000m以外的人员,同时他们验证了频率为7 Hz的次声波对人体能造成致命的伤害,这使得他们意识到次声波武器具有巨大的潜能,于是加紧了研制的步伐。 次声波武器的优点 隐蔽性好,传播速度快,容易使敌人在不知不觉中遭到袭击,适合任何隐蔽性的突然袭击行动。 穿透能力强,作用距离远,即使敌人躲在掩蔽所里,或乘坐在坦克、装甲车中,甚至是躲在深海的潜艇中这些常规武器无能为力的地方,也难以逃脱次声波武器的攻击。 次声波检测系统 次声波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流体穿过管壁漏孔外泄时会激发广谱音频信号,小于20Hz 的次声信号可由管内介质传输很长的距离,通过安装在管道内的次声传感器采集泄漏信号的连续波形,采用安装在首、末两端的传感器进行次声探测,通过对两个波形的相关分析即可确定泄漏次声信号到达首、末端传感器的时间差,从而定位泄漏源。 次声波检测系统之泥石流检测 主要是负责整个的信息采集,把方圆十几公里的次声波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递给指挥中心,然后确定其具体的位置和泥石流的强度从而做到准确的预警。 次声波与海啸预警 海啸的产生是由海底地震所引发的,深海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的波长可达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这种海啸的能量巨大,它在推进过程中会向空中和水体同时发射低频次声波信号。 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而次声 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l 500m/s。利用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快于在空气传播速度这一特性,可提前测量到海啸的信息。 声波与次声波的主要区别是次声波的变化周期时间很长,次声波的变化周期可从几秒钟到几个小时,要接收变化周期这样慢的信号需要有高灵敏度的接收传感器和低噪音放大器。 已经存在空气中的次声波接收设备,技术较为成熟只要做适当的改进和防水措施就可以作为水体次声波接收器。 THANK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基础第四章.ppt
- 机械原理自由度课件.ppt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4.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ppt
- 机械工艺制造基础课程第六章-2.ppt
- 机械常用传动装置.ppt
- 机械工程材料20121.ppt
- 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1.ppt
- 机械系统设计第2章.ppt
- 机械英语一单元语法.ppt
- 有趣的什么作文300字.pdf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toys & baby online shops graco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ppt
- 高二家长会参考发言稿.docx
- 有你真好作文500字小学六年级.pdf
- 有你真好作文600字六年级写人朋友.pdf
- 高二家长会班主任参考发言稿.docx
- 运动训练学知识课件.pptx
- 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操守发.pdf
- 短跑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 2025年吉林洮南市事业单位面向上半年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招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