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合一与税捐规避--以行政法院判决为核心.docVIP

两税合一与税捐规避--以行政法院判决为核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税合一与税捐规避--以行政法院判决为核心

兩稅合一與稅捐規避-以行政法院判決為核心 黃士洲* 目 次 壹、兩稅合一與免稅所得的糾葛 貳、判決統計與法理爭議分析 參、所得稅法第66條之8與脫法避稅之調整 肆、所得稅法第66條之8與漏稅裁罰 伍、結論與建議 中文關鍵詞: 脫法避稅、合法節稅、違法逃稅、實質課稅、兩稅合一 Key Words: tax evaion, tax saving, tax fraud, substance-over-form principle,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and corporate income tax 中文摘要 我國自1989年以來即停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復兩稅合一施行後,公司取得之股利亦屬免稅,利用證券交易外觀,包裝應稅的股利所得,自然成為稅捐規劃/規避管道,稽徵機關為了維護稅權,面對疑似避稅的非常規安排,運用所得稅法第66條之8的規定,予以調查並發單補稅,進而視同非法逃稅的作法,衍生層出不窮的訟源。本文試圖藉由最高行政法院2009年判字第1320號判決分析,來釐清合法節稅、脫法避稅及非法逃稅三者的概念與規範意義的區別。本文認為涉及66條之8之股權移轉避稅手法,其調整之正當性,係基於脫法規避股利所得之行為,不符證券交易免稅之稅捐優惠目的,勉強得以實質課稅予以調整,然進而比照短漏報、隱匿所得額之漏稅行為,予以裁罰,則有將脫法與違法行為混為一談之不當,更使得漏稅罰形同稅捐附帶給付,背離處罰法定原則與納稅義務人權利保護之基本精神。 Abstract Income Tax Law against the suspicious and unreasonable transactions which may conceal the tax evasion inten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comment the decision of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Year 2009 No 1320 and try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hree concepts: tax saving, tax evasion and tax fraud.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tax adjustment in accordance of Article 66-8 Income Tax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Form on the cases of securities transaction shall be justified only by the purpose of tax-exemption on securities gains. Such planning and transaction can only be adjusted for tax purpose not even lead to tax penalty. Otherwise the tax penalty will be deem as violation of “?nullum crimen sine lege, nulla poena sine lege” and taxpayer’s rights protec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1993年12月。  柯格鐘,稅捐規避及其相關連概念之辯證,避稅法制之兩岸比較,臺灣大學法律學院主辦,2009年4月20日,。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w, Apr. 20, 2009, pp.192-223.)  黃士洲,脫法避稅的防杜及其憲法界限,掌握稅務官司的關鍵,元照,2005年1月,頁3。  黃士洲,實質課稅與訟源抒解,稅務行政救濟研討會,,2009年11月6日,頁。  黃源浩,從「絞殺禁止」到「半數原則」-比例原則在稅法領域之適用,財稅研究第36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40-171。  黃源浩,稅捐規避行為與處罰,月旦法學雜誌第187期,2010年12月,134-149。The Taiwan Law Review, [187], Dec. 2010, pp. 134-149)  葛克昌,兩稅合一的憲法觀點,所得稅與憲法,翰蘆,2009年3月,頁246。  葛克昌,稅捐申報與納稅人權利,月旦法學教室第90期,2010年4月,。  葛克昌,憲法解釋與稅捐罰,司法院大法官2009年度學術研討會-憲法解釋與納稅義務人之權利保障(下冊),,頁。  葛克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