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2013年编修版)
课 题:第一课、肖像艺术 第 一 课时(第 周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2、能力目标: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
3、情感目标: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白求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2)难点: 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 补充与完善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2、小结:这就是绘画艺术,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
(三)、分组学习:
1、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和小组同学一起学习。
学习要求:
(1)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2、总结:
(1)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111.4厘米,宽36.2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
(2)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
(《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长长的眉毛、充满渴望的眼睛及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衣服上舒展、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脸部为最亮的部分,但是又不缺乏层次感。
(3)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4)靳尚谊的《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
(四)、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五)、小结:
肖像艺术中“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我们在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界。 四、板书设计:
1、肖像艺术
“形”“神”结合 五、教学反思
课 题:第二课、画人像 第 一 课时(第 周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下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
2、能力目标: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2)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过程: 补充与完善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展示四年级画的背面人物写生作业。提问:还记得画背面人物写生时,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吗?
(要抓住发型、头型、服装等特点。)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式学习:
1、提问:表现正面人物与背面人物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都要抓住发型、服装的特点,还要抓住脸型、五官、表情等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看一看人的五官有哪些不同。
3、分别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脸型,根据脸型找一找有相同特点的同学。
4、小组讨论:观察课本上画家及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表现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