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含解析)
考点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01.(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图5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中美英三国的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的表格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一五计划背景的认识。本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解题的难点是在C项,如果不注意材料的时间,很容易选错。我们在复习备考时,除了对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特点关注外,一定要培养考生的解题能力,尤其要高度关注题目的时间信息。
02.(2015年北京卷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答案】C
【解析】:①是大跃进时期,发生在1958年;②发生在文革期间,即1966-1976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④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选C。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曲折?第一部宪法颁布与“文革”;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58年大跃进
【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时间排序题。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要素之一,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概念等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而学生却最怕记忆时间。其实考题并不是非要学生记住具体的时间,而是要明确各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即可,考试时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即可做对。所以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时,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其逻辑顺序至关重要。
03.(2015年福建卷文综18)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名师点睛】数据型选择题是以数字作为试题的情境而创设的题型。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柱状图、坐标图、数字表格等等,但不论何种类型,都是通过数字或数字的变化来反映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的。因此在解答时,就需要把握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解法有二,一是排除法,注意时间要素,明确“过渡时期” “三大改造期间” “一五计划完成”的时间,结合数据进行排除;二是史实支撑法,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史实、现象或观点),对题干材料或情景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材料或情景反映的是哪一具体历史知识(事件、措施、制度、作品、人物、成就等)的思维方法;或者是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史实、现象或观点)对备选项中的史实、观点进行分析、判断,看其是否属于或是否能够论证题干中的史实与观点的思维方法。
04.(2015年广东卷文综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名师点睛】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点。原有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1978年安徽和四川两省率先自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充分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本题以新材料新视角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故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用信息。
05.(2015年海南卷历史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