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书111研讨.doc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产10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车间工艺设计 学 院: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木结构建筑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教授 设计完成日期:二零一四年六月 目 录 1、定向刨花板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2 2、设计思想 7 3、设计特点 8 4、工艺流程 9 5、工艺流程各工段说明 11 6、确定车间生产能力选择热压机 13 7、原辅材料计算 14 8、车间设备一览表: 20 9、致谢: 24 参考文献 : 25 设计任务书 题目:年产10万m3立方米定向刨花板车间设计 定向刨花板幅面:1220×2440mm 定向刨花板厚度:6~25mm (计算厚度16mm) 定向刨花板结构:三层结构(渐变结构) 密度:0.6~0.75 (计算密度750kg/m3) 定向刨花板含水率:8% 定向刨花板各层厚度百分比: 表层 40% 芯层 60% 使用胶种:脲醛树脂,固体含量60% 树种:松木 原料种类:小径木 工作制度:三班 每班8小时(每天有效工作时间22~22.5小时) 年有效工作日:280天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车间工艺流程图一张 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 一:定向刨花板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刨花板(Particleboard)生产始于19世纪后期, 曾称碎料板、粒子板、微粒板(Chipboard、Particle Board o 刨花板问世之后,近100年内发表的专利多数都使用“人造板”这一名称,定名为“刨花板”的历史则不久。ISO 820—1975《刨花板定义和分类》中规定;刨花板是利用施加胶料和辅料或未施加胶料和辅料的木材或非木材植物制成的刨花材料(如木材刨花、亚麻屑、甘蔗渣等)压制成的板材。我国GB/T 4897.1—2003《刨花板第1部分:对所有板型的共同要求》的定义:“由木材碎料(木刨花、锯末或类似材料)或非木材植物碎料(亚麻屑、甘蔗渣、麦秸、稻草或类似材料)与胶黏剂一起热压而成的板材”统一称为刨花板。1887年德国用锯屑加血胶制成板材,这是刨花板 生产的开始。1889年德国用木工刨花制成刨花板获得第一个专利,早期的专利有德国专利DRP 967328,Fahrni;美国专利USP 796545,Watson(1901);法国专利679708,Samsonow(1 929);USP 20075 85,Satow(1 930);捷克斯洛伐克专利CS 56350,Pfohl(1936);USP 203341,Carson(1936);瑞士专利193139,PfoLl(1937);DRP 692159,Pfohl(1940); CSP 67763,脚勰(1940 o 20世纪初,合成树脂胶黏剂的出现,为刨花板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1935年,法国用废单板制成长条刨花,在铺装成型中使各层刨花垂直相交排列组成板坯,是刨花板中定向技术的先导。 1936年,捷克就有了第一家生产刨花板的工厂。 1936—1937年,Pfohl建议采用薄的菱形木片或小棒木料制造单层和3层结构用于家具制造的刨花板,目的是为了采用低固含量的胶黏剂。这个时期,由于人们在刨花板生产中存在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没有获得成功。 1)对碎料、刨花和木片的生产还没有正确的概念,锯屑一般不适用; 2)不知道制造刨花板合适的胶种及必要的用量; 3)不知道正确的热压周期; 4)由于消费者已习惯于使用木材和胶合板,不愿使用刨花板; 5)缺乏刨花板生产的专业设备,如削片机、干燥机、拌胶机、铺装机、板坯预压机、单层和多层热压机、挤压机等; 6)没有刨花板的检验规程,对力学性能指标估计不足,吸湿性超过了估计值,对表面加工处理和胶合缺乏经验; 7)对板材的握螺钉力的了解或估计过低。 1937年,瑞士提出3层刨花结构的制造工艺。 1941年,德国由于木材缺乏,在不来梅州建立了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装备齐全的刨花板工厂。原料是干燥过的云杉锯屑,施以8%~10%酚醛树脂胶,热压工艺为压力8—10MPa、温度160℃,生产幅面为3000mmx 2 000 rllln、厚度范围为4~25 nllTl的板材。由于压力、 温度高以及刨花粒度小,因此生产的板材密度高达0.9~1.19Ccm,。该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空袭炸毁,虽未重建,却为刨花板工业的发展完成了其技术准备。 1942年,德国胶合板工厂股份公司的Roos和他的合作者在德国的维登布吕克建立了一家刨花板厂。原料为山毛榉单板加工剩余物,用翼状粉碎机粉碎成粗刨花,然后拌以8%一10%(以干重计)的脲醛树脂,采用箱式成型,利用液压控制的多层热压机压成刨花板材,厚度 12 mm,密度0.7一o-8加m3,使用的压力为6~10 MPa,这种板子用于家具生产和装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