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电视显示原理-精心整理的讲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ppt

视觉与电视显示原理-精心整理的讲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电技术 第2章 视觉和电视显示原理 人眼的生理特性 光度学 色度学概要 电视传像原理 2.1 人眼的生理特性 眼睛的构造及功能(感光细胞) 明视觉、暗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 暗适应、明适应 视敏度 临界闪烁频率 锥体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央,为明视觉器官,能分辨颜色和辨别细节,具有较高的视觉灵敏性。 杆体细胞:多分布于视网膜边缘,为暗视觉器官,对颜色和精细物像无分辨能力。 夜间与白天活动动物眼睛感光细胞的区别。 暗适应:从亮到暗的适应过程,需10~20秒时间。 明适应:从暗到亮的适应过程,需1~2秒时间。 适应过程眼睛的变化:杆体细胞(视紫红质)、瞳孔的变化 视觉惰性与闪烁感觉 视觉惰性:人的视觉对外界光刺激的响应有一定的延时。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作用于人眼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当光消失以后,亮度感觉也不是瞬间消失,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消失。也就是说,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我们称之为视觉惰性,如图所示。 ??? 视觉惰性,是现代电影和电视的基础。电影和电视都是将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频率在银幕或屏幕上轮流显现出来,只要静止画面在显现时每两幅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视觉暂留时间(约0.1s),这时人眼观看的虽然是一连串的静止画面,但前一幅画面的印象尚未消失,后一幅画面的印象又开始建立,前后画面在视觉上融合衔接在一起,因此人眼感觉到画面不是断续出现而是连续出现的。 闪烁感觉 对于周期性的脉冲光源,人眼还有一个称之为闪烁感觉的特性。也就是说,当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即闪烁感觉。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提高时,这种闪烁感觉会随之减轻。当重复频率提高到一定值后,闪烁感觉可完全消失,这时人眼感觉到的不是一闪一闪的脉冲光源,而是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通常称为临界闪烁频率。由经验公式得到,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约为46Hz。 ? 电视机屏幕在显示画面时相当于脉冲光源,因此其重复频率必须大于临界闪烁频率才能使观众不产生闪烁感。不过,电视系统的换帧(幅)频率只有25(30)Hz,为了克服闪烁感,电视系统采用了隔行扫描的方式,将一帧(幅)画面分成两场。这样一来,在不改变换帧频率的情况下,屏幕上画面的呈现频率提高了一倍,变为50(60)Hz,大于46Hz的临界闪烁频率。现代电视技术通常在电视机中采用特殊技术,如场频加倍技术等,将屏幕闪烁频率提高到100Hz,这时基本上可完全克服闪烁感。 2.2 光度学 颜色的基本特性 颜色的混合 色度图 颜色(彩色)的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 饱和度 明度 彩色三要素 明度: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描写人眼的主观感受。 光源的辐射能量越大,明度就越高;不发光体的反射能力越强,明度越高。 复合光的明度等于各个分量光的明度之和。 另外,明度还和波长有关,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对视觉引起的明亮感觉也不相同,即视敏特性。 色调:指彩色的颜色类别。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绿、蓝等指的就是色调。前面讲到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也是指的色调不同。 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越浓。各种谱色光都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饱和度与彩色光中掺入的白光比例有关,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就越小。因此,饱和度也称为色纯度。 饱和度的大小用百分制衡量,100%的饱和度表示彩色光中没有白光成分,所有谱色光的饱和度都是100%;饱和度为零表示全是白光,没有任何色调。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它既说明了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了颜色的深浅程度。 视觉三色原理的假设:锥体细胞分为三类, 分别称为红敏细胞、绿敏细胞和蓝敏细胞,它们分别只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光谱能量的刺激产生视觉反映。 实验发现,VR(?)、VG( ? )、VB( ? )的峰值分别出现580nm,540nm和440nm处。 不同波长的光对三种细胞的刺激量是不同的,产生的彩色视觉各异,人眼因此能分辨出五光十色的颜色。电视技术利用这一原理,在图像复现过程中,不是重现原来景物的光谱分布,而是利用3种相似于红、绿、蓝锥体细胞特性的3种光源进行配色,在色感上得到相同的效果。 三基色定理:人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三基色光,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这些彩色也可以分解成三基色; 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它两种基色混合得到; 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 混合色的亮度是三基色亮度之和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