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森林植物检疫-第5章检验资料
第五章 森林植物检疫检验;检验技术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①灵敏度高,准确可靠,能检出低量有害生物;
②简单、快速、方便易行;
③要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④安全,不会造成有害生物的扩散。;一、森林植物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二、样品和取样;取样
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包括:
(1)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2)乔木、灌木、竹子等森林植物;
(3)从疫情发生县运出的木材、竹材、根桩、枝条、树皮、藤条及其制品;
(4)森林植物的种子、苗木、接穗,以及用疫区木材、种子、苗木等为原材料制成的林产品;
(5)花卉植物的种子、苗木、球茎、鳞茎、鲜切花、插花;
(6)中药材;
(7)可能被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污染的其它林产品、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三、昆虫、螨类和杂草种子的检验检疫;B比重检验--种实含虫率较低;线虫虫瘿、菌核和杂草籽
食盐水、硝酸铵溶液
种子与溶液的容积比以1:5为宜
滞留时间:一般的1min,落叶松种子小蜂,10h
C解剖检验
D软X光机检验--稀有、珍贵种苗的检验检疫
在暗室首先把放大纸或黑白文件反拍胶片按照需要的尺寸切好,装入黑纸袋中并做好标记,再把被检的种苗样品放在黑纸袋(放大纸或胶片的正面)上,置于国产HY-35型或其它型号农用软X光机载物台上,调好焦距,打开电源,调好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开机拍摄。
在暗室把放大纸或胶片取出,用显影液显影,用酸性定影液定影,最后根据照片上的害虫影像进行识别。
种壳种仁连成一体呈白色者为健康饱满的种子;
种壳轮廓清晰,种壳内呈暗灰色者为空粒种子;
种壳轮廓清晰,种壳内暗灰色,在暗灰色的中央有一个白色幼虫影像者为被害种子;
在种壳内暗灰色的中央有几个白色幼虫影像重叠在一起者为寄生性天敌的幼虫。;E诱器检验--产地、港口、货场等地
诱捕器由诱集剂、诱芯和收捕器三部分组成。
目前应用的诱集剂主要有信息素和诱饵两类。
诱芯是诱集剂的负载材料,由塑料、橡胶、脱脂棉、海绵等材料制成。
诱捕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船形、三角形、圆筒形等。;(二)螨类检验
怕干、畏热、负趋光性
1.分样器电热加温检验:厚度5mm左右,43-45℃,30min,盘下玻璃板上的螨类
2.漂浮法快速分离检验;(三)杂草种子检验
1.果实与种子外部形态鉴定
2.解剖鉴定
3.幼苗鉴定 ;四、植物病原真菌的检验检疫;1.直接检验;3.洗涤检验法;称取样品;取一份样品(约100粒或5 g),按上述步骤所得的沉淀物,用0.5 ml蒸馏水悬浮后,用吸管吸取1滴悬浮液放在载玻片上。镜检至少观察5个玻片,每个玻片上检查10个视野的孢子数量,求出每个视野的平均孢子数。同时,算出每一视野的面积及整个盖玻片的面积,以及全玻片的视野数。再以视野数乘以每一视野上平均孢子数,再乘以0.5 ml水的滴数,即得100粒种子或5 g样品中的孢子总数,算出每粒种子或每克种子的带菌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种子表面的病菌孢子不一定能完全洗涤下来;
离心管内,悬浮液表面常形成一层极难沉降的孢子薄膜,管壁上也可能黏附孢子;
将悬浮液滴于玻片时,由于孢子迅速沉淀,造成一些视野间孢子分布极不均匀;
操作不够严格,造成人为误差。;4.保湿萌芽检验;;;5.分离培养检测;6.种子分部透明检验;7.生长检验;五、植物病原真菌的检验检疫;;2.分离培养法;3.噬菌体检验;4.生理生化测定;6.过敏性反应测定;7.血清学检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直接酶联法
先将待测抗原置于微量反应板凹孔中培育,在吸附抗原后洗涤,保留吸附孔壁的抗原,随后加入特异性酶标记抗体,经洗涤后保留与抗原相结合的酶标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酶的底物形成有色产物,用肉眼定性判断或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
间接酶联法
利用抗家兔或鸡球蛋白的山羊抗体与酶结合制备的酶标记抗体,只要制备出抗原的家兔特异抗血清,不需要再制备酶标记抗体就可用以检出抗原。国内多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操作时先将待测抗原吸附于微量反应板孔壁上,培育一定时间后洗涤,加入特异性抗血清,经培育和洗涤后再加入羊抗兔酶标抗体,最后加入酶的底物,并及时观察结果。
;8.免疫吸附分离法;a用溶入丙酮的硝酸纤维素或指甲油包被L形玻棒
b用包被缓冲液(0.05 mol/ L碳酸缓冲液,pH 9.6)稀释抗血清,将包被有指甲油的玻棒放在抗血清中孵育,27 ℃孵育1 h或于4 ℃过夜。设置对照:正常血清和包被缓冲液。
c用RT缓冲液(NaCl:2.0 g,KCl:0.05 g,CaCl2:0.05 g,NaHCO3:0.25 g,KH2PO4:1.25 g,吐温20:1.00 ml,蒸馏水:1 000 ml,PH 7.4)淋洗玻棒3次,每次1 min
d用RT缓冲液配置所测样品悬浮液,在样品液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