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培训课件.ppt

实验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制药学实验 实验1-5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诱变系列实验 实验需知 实验分组:2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分6组(名单上报),每次实验结束留1组同学值日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出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结束:将实验用品收拾整齐,由实验老师确认实验结束后方可离开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思考题 系列实验内容 实验1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1、2) 实验2 产淀粉酶菌株的诱变剂量选择 实验3 紫外诱变剂突变菌株的初筛 实验4 紫外诱变剂突变菌株的复筛 实验5 高产淀粉酶生产菌株的稳定性及淀粉酶活力测定 背景知识 淀粉酶(amylase, Amy, AMS ): 能水解淀粉、糖原和有关多糖中的O-葡萄糖键的酶 药物:助消化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背景知识 产淀粉酶微生物:细菌、真菌等 菌种分离与筛选步骤: 采样——培养——分离——筛选 诱变育种步骤: 诱变——初筛——复筛——性能检测 背景知识 实验1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1) 实验目的 掌握菌种分离与筛选的方法 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的微生物 实验原理 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有些微生物能够以淀粉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 当能合成淀粉酶的微生物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时,会将淀粉酶分泌到菌体周围,使菌落周围的淀粉水解成为小分子量的糊精、聚糖和单糖。这些水解产物不能与碘作用,从而在菌体周围形成透明圈。 实验步骤 1. 筛选培养基的配制(已完成) 可溶性淀粉2 g,NaCl 5 g,牛肉膏5 g,蛋白胨10 g,琼脂20 g,水1000 mL。 2. 倒平板(每组6个,每个平板10mL左右) 实验步骤 3. 土样的采集 各实验室分别取三种不同环境的土样并记录当时取样环境情况(1-2、3-4、5-6每两小组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取样),通常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壤。 4. 稀释分离 取土样1 g,加入9 mL无菌水,逐步稀释至105、106、107 (单数组)或106、107、108(双数组) ,每个梯度涂2个平板。 10ml 1g 9ml 9ml 9ml 9ml 9ml 9ml 10-1 10-2 10-7 10-6 10-5 10-4 10-3 1ml 1ml 1ml 1ml 1ml 稀 释 1ml 分离 实验步骤 5.各组做好标记,置于30 ℃恒温培养48 h(倒置培养??)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下次课) 6. 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 倒平皿(注意培养基状态、体积、表面平整):3个 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到无菌瓶皿上(点植法: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几点),同时用签字笔按对应顺序对各单菌落进行标号。 在原培养皿表面喷洒稀碘液,记录有水解圈的单菌落,与此对应找出合成淀粉酶的菌株1-2株。 注意:未分离得到菌落的小组可与其他组合作,挑取其他组鉴定得到的菌落进行后续实验(实验报告中注明使用哪一组的菌落)。 7. 产淀粉酶菌株的增殖培养 液体培养基分装:10ml/瓶,每个菌株对应1瓶(每组1-2瓶,参考鉴定结果) 液体培养基接种:用接种环从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沾取少许菌苔,将接种环在液体培养基内振摇几次即可。 做好标记,放入摇床中振荡培养24h。 8. 产淀粉酶菌株的纯化——平板划线法 灼烧接种环,冷却后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苔 左手持平皿,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接种环伸入皿中,划3-4条平行线 灼烧接种环,60°旋转平皿,划线(注意:后一区要求与前一区首尾相连,但不得与其他区域搭在一起) 灼烧接种环,将划线平板倒置,于30℃培养48h后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取样环境情况 2. 记录产淀粉酶菌株数量(比透明圈??)及对菌落的初步鉴定结果 3. 分析:从不同地点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可以初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未分离出菌株的原因?) 细菌菌落特征 较湿润、光滑、透明、易挑取 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 质地均匀、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 有臭味或酸败味 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圆形或卵圆形 较湿润、较粘稠、光滑,易挑取 菌落质地均匀 正反面、边缘和中心颜色一致 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较不透明,颜色多呈乳白色 多带酒香味 霉菌菌落特点 大而疏松,呈绒毛状(曲霉)、絮状(毛霉)、地毯状(青霉)或蜘蛛网状(根霉) 有的无固定大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 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放线菌菌落特征 干燥、不透明,小而紧密,呈放射状 菌落初期表面光滑或呈致密的丝绒状,当产生孢子之后,其菌落表面呈粉状、颗粒状 菌落和培养基连接紧密,难以挑取,或者整个菌落被挑起而不致破碎 菌落颜色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 带有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