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古代诗文选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诗文选复习资料
第1讲
课 题:《诗经》
一、《诗经》概说
1.诗集的编定与传播
《诗经》原本称《诗》或《三百篇》,收入作品305篇,时间跨度从西周
初期到春秋中叶有5、6百年。它们作为合乐的歌辞,大致是由周朝乐师
收集保存、加工整理、最后编集成书的;后来乐章或有错乱,孔子重加
修定,并用以教育弟子。秦朝焚书坑儒,《诗经》只能口耳相传,到了
汉朝传授《诗经》的相继出现了齐诗、鲁诗、韩诗、毛诗,所谓“四家
诗”。前三家属于今文经学,毛诗属于古文学派,东汉末得到儒学大师
郑玄作笺,日渐兴盛,流传至今,而其他三家诗则已亡佚。
2.诗集的分类
《诗经》作品,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按
表现方法的不同分为“赋”、“比”、“兴”三类,合称“六义”。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风诗160篇,采自15个地方,称为十
五“国风”,多为民歌,大都是东周作品。“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
区的乐章,分大雅和小雅,雅诗105篇,多为朝廷官吏所作,大都产生
于西周后期,“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颂诗
40篇,周颂产生于西周初期,鲁颂和商颂则产生于春秋时期。
“赋”,是对事或物直接的叙述、描摹。“比”,是形象的比喻。“兴”,
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手法,托物兴咏,兼有比喻义、象征义,但又不象比
喻和象征那样落实物和所咏的关系,更多的是起到唤起感情、烘托气氛
的作用,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多用于一首或一章的开头。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周朝的历史与现实。颂诗主要是对统治者歌
功颂德的作品,也有少数作品反映了周初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情况。
雅诗中有少数作品叙述周民族的历史,更多的是对周王朝政治的批评。
风诗保存了很多民间歌谣,它们描绘了更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
内容丰富,情感率真,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的表现农事耕作和农
民生活,有的表达下层民众对统治者的不满,数量最多的是写爱情和婚
姻的题材。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诗经》在表现上广泛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形式也有鲜明的特
点:句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通过回环的韵律造成
强烈的节奏感,以达到强化感情的效果;多用双声、叠韵、叠字,以音
声和谐的语汇来描摹景物的特征,传达曲微的感情。
这些艺术特点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但《诗经》对后世的
影响,最大的在于文学精神和文学传统方面。《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
的现实主义传统,它经汉乐府民歌得到发扬光大,历代提倡“风雅”、
“比兴”,实际上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抒情诗
的成就远高于叙事诗,这也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的基础,同时温柔
敦厚的情感表现也影响到中国抒情文学含蓄风格的形成。
第2讲
课 题:先秦历史散文
教学重点:《左传》
一、先秦历史散文介绍
1.《尚书》与《春秋》
中国文化向来非常重视历史,早在周朝就开始有了专职的史官,他们掌
管官方文献,同时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论和重大的政事,所谓“左史记
言,右史记事”,形成了最早的历史著述。
记言的为《尚书》,记事的为《春秋》。前者即上古之书,是周朝史官
汇编的历代文献,主要记载了统治者的文诰命令、训辞誓言,也包含对
历史的片断反映。后者是编年体的史书,记载每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政
府实行的政治措施,现仅存孔子修订过的鲁国的《春秋》。
2.《国语》与《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烈,新旧制度的冲突交替,列国的兴亡
盛衰,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政治现实需要历史借鉴,从而促使史学家
详细记录社会激烈变化的史实,藉以总结经验,这刺激了历史散文的发
展,产生了一些记述历史更为系统的新型史书,同时由于文化的下移,
这些史书多由私人编纂,没有官方意识形态的色彩,也不再象史官那样
记言、记事壁垒分明。
《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的史书。前者记载春秋时期周王朝及
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事,此书记事不如《左传》精彩,
记言较有自己的特色。后者记述战国七雄及东周、西周、宋、卫、中山
诸国之事,主要记载活跃于当时政治舞台的纵横家的言行。此书语言深
受当时游说风气的影响,铺张扬厉,辩丽雄肆,刻画人物也较为生动,
可读性很强。
二、《左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