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池塘养殖河蟹疾病防治基本原理及方法甪直—培训课件.ppt

池塘养殖河蟹疾病防治基本原理及方法甪直—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调节酸碱度(PH值)。要使池中河蟹能正常脱壳与生长,池水酸碱度不应低于6.5。由于江南大部分地区为酸性土壤,池水呈弱酸性,应每隔6-7天用生石灰溶蟹后全池泼洒,用量为10-15斤/亩(1米深)。但在河蟹脱壳高峰期时停止使用生石灰。 石灰对水质和底质的改良都有好处。 (二)杀死池塘中致病生物 1、外用药物消毒:每隔半个月用1-2次外用消毒剂来消毒。可选择的药物菌毒清、颗粒二溴、百灭碘等。菌毒清的用量为100-200克/亩(1米深),二溴用量为200克(1米深),碘:200毫升/亩。 2、在外用药物的同时,投喂内服药,以杀灭河蟹体内致病菌。选择的药物有杀菌药(蟹病康),及抗病毒制剂中药(菌毒杀星)。使用内服药物的周期为15-20天一次,每次一般为3-5天(一个疗程),防治河蟹的水肿、肠炎、黑鳃等常见病。 (三)提高蟹的体质(免疫力) 1、确保饲料的新鲜。投喂的杂鱼应有鱼腥味,不应该有发臭的味道。 2、自配的饲料要添加河蟹复合营养促进剂和脱壳素,以保持饲料营养的均衡。 3、经常在小鱼或者其他饲料中添加蟹用多维,蟹用强壮素,体质好了,肝脏保护好了,对河蟹的许多疾病(如抖抖病、肝脏坏死症、软壳病等)就会大大减少。 4、注意营养均衡:饲料投喂的种类要经常更换,并要搭配一定量的植物性饵料(如水草、南瓜、蔬菜等等)。 (四)河蟹常见病害 颤抖病 症状:病蟹静伏于池边或水草上,附肢支起;将病 蟹置于桌上可明显看到阵阵抖动;肝脏等器官发生 病变,色泽变异呈白色或黑色。 病因:河蟹生长过程 中由于水环境恶化(底质恶化)、 营养不良及日常管理不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继而感染上致病菌或病毒。 处理方法:在发病前期或初期,采取下列方案,可 有效治疗该疾病。 1、迅速杀灭水体中有害致病菌,可用溴氯海因或百灭碘全池泼洒,连用2-3次。(能杀病毒)。 2、改善水体(池底)环境,在泼洒消毒剂后1-2小时后,全池泼洒底净宝,以降低池底氨氮(NH4-N)和硫化氢(H2S)的含量。 特别提示:河蟹颤抖病重在预防并进行综合治疗! 用海博士3号复合微生物来彻底改善水质,是一个好方法。 4、疾病治愈后,全塘泼洒一次硬壳宝以补充河蟹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求,迅速恢复体力。 3、杀灭河蟹体内致病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饲料中拌服菌毒杀星、蟹病康、蟹用强壮素,蟹用多维,连服5-7天。 5、如在河蟹体表发现有纤毛虫寄生,则应先泼洒纤虫净II一次。 黑 鳃 病 病因:池水恶化,有机物含量 超标,导致细菌及其它有害微 生物大量繁殖,长期侵蚀河蟹的鳃,形成黑鳃。 症状:病蟹通常伏于水草或池塘四周不下水;鳃有污泥、附生藻类或大量原生动物。 处理方法: 1、全塘泼洒菌毒清或二溴海因颗粒2-3次,杀灭有害细菌、原生动物,降低有机物含量。 2、内服蟹病康或蟹用多维5-7天,并在饲料中添加菌毒杀星。 3、泼洒底净宝1-2天(次),以改善水质和底质。 4:用博士3号复合微生物来彻底改善水质。 水肿病 病因:养殖环境恶化,河 蟹感染某种致病菌(未鉴定) 而导致。 症状:病蟹腹部及背壳下方肿大透明,打开背壳,可见鳃丝肿胀及大量水状组织液, 病蟹静伏于池边,在浅水处死亡。 2、纤毛虫等原虫病、水肿病、黑鳃、烂鳃、水肿病、肝萎缩综合症等病,仍是本年度的高发性疾病,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防治方法: (1)使用纤虫净II杀灭蟹体上的纤毛虫; (2)使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消毒剂杀灭水体中的致病菌; 腐壳病(甲壳溃疡病)、烂肢病 病因:1、池底恶化,重金 属离子超标侵蚀甲壳。 2、能分解几丁质(甲壳的主 要成份)的弧菌从河蟹伤口侵 入造成。 症状:河蟹腹部和步足有溃疡性斑点,呈铁锈色或 火烧焦状,常伴有腐壳症状。患此病的河蟹可继发 感染其它细菌或真菌,引起死亡。 处理方法: 1、河蟹在运输,捕捞及饲养过程中要小心,防止受伤,发现损伤后及时捞出。 2、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1-2次杀灭细菌,或者全池泼洒菌毒清2-3次,水质过肥时,用水净宝1次。 3、在饲料中拌服脱壳素及河蟹复合营养促进剂,促进甲壳健康生长和脱壳。 4、池水黑臭,污泥较多,水草少时,必须全池泼洒底净宝2次,以改善池底环境,降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5:用土皮净+博士3号复合微生物来彻底改善水质。 上岸不下水症 病因: 1、大眼幼体体质差,淡化程度不够。 2、培育幼蟹的水环境不良,或水中刺激性药物含量偏高。 3、由于水质(特别是底质)恶化原因造成河蟹有回避反应(上岸)。 4:底层缺氧。 症状: 河蟹常静伏于池塘四周或水草上,不愿下水,有时口吐白沫,不久即死亡。 处理方法: 1、应购买充分淡化的大眼幼体。 2、在饲料中添加菌杀星或蟹病康,连续5天左右。 3、发病时,泼洒1次菌毒清或溴氯海因和二溴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