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幸福是一体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的幸福是一体的

我们的幸福生活 神秘的藏北有无数的传说,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古老的祖先是谁。考古学家至今在这里还没有发现比新时器文化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很多迹象表明,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样,藏族牧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从遥远的地方迁移进来的。谁也不知道生存手段极为弱小的原始部落为什么选择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作为自己的生存之地。   藏北草原的地理高度决定了它的自然条件,然而艰难的环境最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证明了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他认为优秀需要苦难,美是艰难的。藏族牧人的祖先正是在这个高寒缺氧、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游牧文明。令人注目的是,藏北草原的遥远和艰险筑成了一道厚重的屏障,将自己和外部世界远远地隔开,使今天的藏北文明得以保持同几千年前基本相似的形态。   辽阔的藏北草原南部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高达七千多米,在主峰的北边有一个湖叫纳穆湖,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穆湖海拔高达4718米,面积约1900多平方公里。当年到达湖边的蒙古骑兵称它为腾格里海,意思是偏湖。纳穆湖畔水草资源丰富,是藏北主要牧场之一。常年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就在湖边搭起了一顶顶帐篷。   一座帐篷就是一个家庭。这里是牧人措纳一家。措纳今年28岁,他和比他大一岁的妻子挪隹结婚九年,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女主人挪隹的父亲索朗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挪隹怀有八个月的身孕,因为行动不方便,她的妹妹白玛来到她家帮忙干些家务活。措纳家有将近200只绵羊和山羊,40多头牦牛和一匹马,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措纳的财产在藏北算中等水平。他一家人的衣食住完全取自这些牲畜,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收入。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夜间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帐篷就成为牧人们抵御风雪严寒的遮蔽所。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藏北牧人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每一顶帐篷上方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帐篷的面积约有十平方米,中间是一个火塘。里面正对着帐篷门口,有一个简陋的神龛,供着佛像。帐篷的四角堆放着装有粮食、衣物和毛皮的口袋。晚上,一家人就睡在这一个帐篷里。在措纳家,老人和孩子睡在里边,措纳和女人睡在靠外的地方。帐篷不仅仅用来睡觉。实际上,所有的牧民生活都以帐篷为中心,每天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清晨五点,天还很黑,女人们就起来了。夏天的夜晚仍然很冷,地上有霜冻。挪隹披着防寒的毛毡,开始给牦牛挤第一次奶。挤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挤完奶,挪隹回到帐篷里,开始生火。白玛则将发了酵的奶倒进酥油桶里,开始制作酥油。草原上只有干牛粪可以充作燃料,点燃干牛粪很费力。这种羊皮风箱在城市里只能放到博物馆里去,可在这里,它却必不可少,不过操作起来需要熟练的技巧。   挪隹要在丈夫起来之前将茶烧好,挪隹虽然怀有八个月的身孕,但她同藏北草原所有妇女一样,每天忙碌不停。据说牧区的妇女即使生了孩子以后也不休息,当天就要干活,这里的环境使她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格。从发酵的牛奶中分离出酥油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夏季产奶多的时间,妇女们几乎每天都要干这种又累又费时的活。女人忙碌了两个小时以后,男人醒来了。挪隹告诉丈夫,昨晚羊群跑了,措纳不紧不慢穿上衣服,走出帐篷去找羊。夜间负责看管羊群的是几只牧羊犬,昨晚风大,牧羊犬没能尽到职责。但是人们并不着急。晚上羊群不会跑多远。   天边出现曙色。挪隹来到帐篷的一角,这里是他们每天祭神的地方。在一个简易的香炉上,放上几块牛粪火,盖上松枝,再撒上一点儿糌粑面,一股淡淡的香味便弥漫在草原清晨的空气中。这是藏北牧民特有的一种祭神方式,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祭奠自然和神,祈求这一天平平安安地过去。   帐篷外,白玛忙碌着,她把新鲜的牛粪抛撒在周围的草地上,以便白天晒干后作为燃料。牧人们并不认为牛粪脏,晒干后的牛粪烧起来没有怪味。   姑娘有爱美的天性。虽然环境严酷,女人们还是很注意修饰自己。她们追求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美。   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   十八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她和藏北所有的妇女一样,身材结实,每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天亮了,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给孩子们穿衣是爷爷的事。两个稍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照管自己。   忙碌了一个早晨,酥油从奶中分离了出来。酥油是牧人用来抵御恶劣气候的重要食品,又是祭祀和生活用品,牧人们十分珍惜酥油,往往把储存酥油的多少看成财富的标志。措纳家一年大约能生产五、六十公斤酥油,除了交售少量的给政府,其余归自己支配。   措纳找羊回来,全家开始吃早餐。早餐前他们点起香火,老人默默地诵经。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