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下部分内容仅做参考
(空一行3号)
题目:3-6岁儿童对假装中意图理解的实验研究
(空一行)注意:(正文:小四,宋体。缩进:左0,右0;间距:段前0,段后0;行距:1.5倍
(空一行)
1.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目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心理理论的发展。“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推理和认知,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也就是说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心理理论包括个体有关的知觉经验和概念经验。心理理论能力可以促使儿童把外在的行为与其内在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意图等联系起来[2]。对儿童假装的研究近些年来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假装本质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争议。按照是否是元表征,假装本质的理论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Leslie[3]为代表的认为假装的本质是元表征的,儿童若能自己从事假装就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假装心理;另一类,如Perner,Harris和Nichols的观点认为假装的本质不是元表征的[4]。假装既包含假装者的外显行为,也包含假装者的心理状态,而心理表征和意图是其最重要的心理成分[5]
1 X X X X X X X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
1.1 X X X X X X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
1.1.1 X X X X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
2.研究目的
2.1 选题的意义
2.2 预期应用价值
2.3 研究价值
3.文献综述
即写: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
Lillard 1993年在她的4个实验里给学前儿童呈现一个玩偶在心理上没有表征某物(如一动物),但却像那个物体一样运动,然后问儿童玩偶是否在假装成那个物体,结果儿童倾向于肯定回答,表明学前儿童不理解假装要求心理表征,6岁儿童似乎还把假装解释成外在的某种行为活动[4]。有研究发现大部分3岁儿童能辨认假装,但是对假装心理的推断到5岁才逐步形成,3-5岁的学前儿童主要倾向于从外部特点理解假装[6]。Richert等用Moe任务范式发现即使为主人公的动作提供某种理由,如地板太烫所以才上下跳动,儿童仍然认为主人公是在假装[7]。
目前,直接讨论儿童对假装中意图理解的研究非常有限,并且对儿童是否理解假装中的意图存在争议。已有的大量研究采用多种实验范式考察了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考察儿童对愿望及信念的认知,只有少量研究[2]考虑到心理理论的另一因素:意图[8]。Feinfield等人[9]指出意图包括五种成分,当人们形成或者执行意图的时候,五种成分的心理事件会依次或者频繁地发生[10]。Shultz[11]把意图定义为“一种能引导和组织人类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人的行为,并带来一定的后果”。一些研究表明年幼儿童不能理解假装行为中必须包含假装者的意图。Lillard1998年的实验证明了学前儿童没意识到意图对于假装是很关键的[4]。Ganea等人[12]以录像形式为儿童呈现主人公有某一特定的目标(如寻找钥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主人公做出很像某种动物的样子(如寻找钥匙的过程中,其弯腰寻找的动作外表很像一只熊),结果发现多数儿童认为主人公是有意做出该行为而假装的,表明儿童不能区分有意与无意做出的行为。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年幼儿童能理解假装行为中的意图成分。如,Joseph[13] 在实验中让儿童区分自发行为与有意图的假装行为,以测试其对假装的意图本质的理解。例如,给儿童呈现两个故事,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会发出打喷嚏的声音,其中一个是真的感冒,另一个则是在假装感冒,此时让儿童判别哪一个主人公是在有意打喷嚏。结果发现一部分3岁儿童能够正确回答,大部分4岁儿童能回答地很好,也就是认为4岁儿童就能理解到意图是行为的心理根源,能从意图层面去理解假装。Rakoczy等人[14]通过三个实验考查了儿童对于不同类型的“看起来像某物的行为”的理解。为儿童呈现两种情形,即试图做某事与假装做某事,这两种情形下的动作都没有实现最后的结果,但仅从外表来看,这两种情形下的动作完全相同,例如,实验者都用钢笔在纸上做出书写的动作,但是纸上却没有划出任何标记。在“试图做某事”的情形中,以惊奇和失望为有意图行为的标志,而在“假装做某事”的情形中,以娱乐和游戏为标志。该研究表明2岁、3岁儿童能区分各种不同的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的行为,儿童能理解到“试图做某事”是真实地做出某种行为,而“假装做某事”仅仅是有意做出看起来像某物的行为。因此,儿童所理解的假装概念并不仅仅是看起来像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