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第四章汉
第三章???????? ?? 两汉的法律制度 汉朝的立法概况 1 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汉朝的刑罚改革 3 汉朝的司法制度 4 (一)汉初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 自汉高祖至汉武帝的七十年间,黄老思想一直居统治地位,而辅之以儒、法思想,尤其是将黄老学说运用到政治与法制的实践中去。 汉武帝以后,法制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汉初以黄老为主、儒法为辅,转变为以儒为主,礼法并用。(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充实和发展) 儒法合流的一种新的封建思想体系,其基本要点就是“德主刑辅”,是以礼为主、礼法并用。 黄老思想与儒家思想内容上的对比 黄老思想 儒家思想 无为 有为 地方势力于中央发生矛盾 巩固中央集权 废除肉刑、减赋税、法律简约 春秋决狱、德主刑辅 (二)立法活动 西汉初期 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 《九章律》 西汉立法 武帝及西汉中后期修订旧律并颁布一些新律 汉律六十篇 二、两汉的法律形式 法律形式 律 比 令 科 两汉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一)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制度 1.镇压政治反抗行为。 罪名有:首匿;通行饮食;篡囚、谋反、盗贼、群盗等。 2.强化官吏镇压职能。 武帝时定《沈命法》与《见知故纵法》 3.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左官律》;《阿党附益之法》;《酎金律》;《事国人过律》等。 4.尊奉皇权至高无上。 这方面见于记载的犯罪有如下几种: 无籍入宫殿门;犯跸;矫制、矫诏;废格诏令;不敬、大不敬;诽谤、妖言、非所宜言、腹非等。 (二)确立和保护封建经济制度 1.所有权关系。两汉时期,所有权的内容主要是土地,也包括其他财物。 汉土地所有权关系分官田、私田两种。 官田所有权归国家,而以皇帝为地主,故官田不得进入流通领域,盗卖及买官田者处以死刑。 私田所有权归私家,准予买卖。 汉统治者通过制定“田律” 、“田令” 和“田租税律” 等法律,对公私土地所有权严加保护。 对其它财产,汉有《盗律》予以保护。 2.买卖关系。 汉时买卖关系发达,出现了契约的买卖法律关系,买卖契约叫“券书”,一式两份,买卖双方各执其一,日后发生纠纷,则以契约为证。 有两种买卖法律关系在汉时受到限制。一为盐铁国家专营,私家参加法律关系只能是买方主体。二为对外贸易须得国家批准。“阑出入关” 及买入“塞外禁物” 、卖出“武器马匹” 都将招致刑罚。 3.借贷法律关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代借贷关系也很活跃。秦时借贷即用券书,汉仍用之。 借券之上标有物名、借数、借息、归还日期等项目,俟有违约,即行诉讼。 (三)维护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制度 维护父权制家长统治。 汉代开始确立了封建的“三纲”原则。在维护“父为子纲”方面,汉律主要维护父权制家长的统治地位,以“不孝”为大罪。 2.婚姻关系。 封建婚姻家庭理论,由于儒家的倡导,到汉朝己经比较系统化,婚姻的成立完全排除了子女的意志,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姻的解除方面,继续确立“七弃三不去” 的离婚原则。 3.继承关系。 两汉的王位继承基本上仍实行嫡长继承制。 财产继承,主要是土地和其他财物,汉朝开始采用诸子均分制。 三 汉朝的刑罚改革 (一)文景时期的刑罚改革 1.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 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 2.汉景帝减少笞数,制定《箠令》 (二)两汉的刑罚适用原则 1、保障贵族官僚特权的上请制度。 2、矜老怜幼的恤刑制度。 3、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 四 汉朝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两汉的司法机关,在中央由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和廷尉组成,在地方则由封国、州、郡、县长官组成。 皇帝是最高审判官,实际控制着最高司法权。 首先,皇帝握有疑难案件的最后裁诀权。 其次,皇帝经常亲自进行审判。通过复核、审判、大赦等程序,皇帝把最高司法权紧执手中。 廷尉既是中央司法机关名称,又是最高专职司法长官。其主要职责是掌刑狱,既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又审理地方上报的疑难案件。 汉朝地方司法机构,基本上分为州、郡、县三级。汉初由于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也享有相对独立的审判权,由内史典狱。 景帝以后王国改制,封国与郡县比同,封国丞相同于郡守县令,也职掌司法。郡设郡守,景帝后改为太守,下设决曹椽史掌司法,是一审的上诉审级。县设县令,下设县丞佐理司法,为初审机关。 (二)监察制度 汉朝的监察机关,在中央为御史台,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及御史中丞,在地方为中央派出的刺史。御史大夫以察举违法为职责,对官吏的违法案件,不论是否有皇帝或丞相的指令,都有权进行案问。至东汉时期,由御史中丞掌管司法监察,成为御史台的长官。 汉武帝时为强化中央集权制度,严格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