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十二章第五节《建筑技术》选读.doc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十二章第五节《建筑技术》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十二章《城市建筑、建筑业》 第五节 建筑技术 一、传统建筑技术 (一)木作 益阳地区境内的安化、桃江等县盛产木材,益阳市则成为木材集散地。有史以来,益阳城各项传统建筑皆以木结构为主,木作成为传统建筑中的主要工艺,技术高超的木工成为传统建筑施工的掌墨师(设计师兼指挥)。传统木作工具为斧、锯、刨、凿等,全部手工操作。施工时,按掌墨师绘制的工程设计简图下料,而后按掌墨师画的标记依次在材料上凿孔、制枋、穿枋构架,上梁放檩、钉椽皮。技术精湛的木匠,枋柱榫孔穿合严密,构件表面光滑,构件端正坚固,竖架一次成立。清代,城区的大木构架制作曾经弛名省内外,其代表建筑如学宫(重建部分),内部制作以梁、枋、棰、天花板为重点,构造素洁简练,雕刻形象生动;板壁式样较多,如“硕壁”、“ 落堂壁”、“走马壁”和“八卦壁”等。外部门窗棂格和栏杆,多用纤细硬木条拼成各式图案,或在硬木板上雕以各式花纹,以镂空雕和剔地起突雕法为主。民国时期,城区的木作技术有所发展。一代名匠有张有典等。张有典(石壁湖人)的大木构架技术尤为精湛,他13岁从师学艺,20岁成为“大木”能手,30年代由他承建的益阳县五福中学(后为市五中)大礼堂,在城区内首次改变以柱承重的传统作法,将巨大天棚重量落到门廊墙的砖垛上,至该建筑于上世纪80年代拆除时仍稳固如初。另由他营建的裕丰堆栈,乃城区面积最大的仓库建筑,木构件穿枋合榫严密,木构架结构严谨坚牢,竖架后林排扇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有段时间,远在武汉的一些单位,亦慕名请张有典制作排扇;张还创造了木构件房屋倾斜校正法——锹牮法和座机、摇机位移转向法。抗日战争胜利后,城区不少木构架房因日机轰炸震动而倾斜,矫正时,皆用他创造的“锹牮法”。 (二)泥作 传统泥作的工具为砌刀(泥刀)、重锤、角尺、泥桶等。泥作技术重要表现在砌墙盖瓦,墙、地面粉饰及堆塑等方面。以砌墙而言,城区见之较多的为“万字半墙”(墙厚32厘米)、“翻身斗墙”(墙厚20厘米)、“升子斗墙”(墙厚15厘米)和“一砖半眠墙”( 墙厚38厘米),墙体用砖以石灰搅黄泥胶结而成。粉饰则以屋脊、窗沿、门框、瓦口及屋檐为主,墙面一般不加粉饰。少数公共建筑或富宦之家,还于下面墙体塑各种图案。 益阳传统的建筑物,砖墙仅作围护之用,故泥作仅为房屋建设的附属工艺。墙体高出屋面的部分,俗称“封火垛子”。但不少古建筑的墙体作法十分讲究,要求墙面平整,灰路平直均匀,特别是屋脊和墙体四角,皆塑有形式丰富的勾角,形如振翅腾飞的鸟翼,薄而卷曲,非工艺精湛者不能为之。故有俗语云:“泥匠易学,只怕勾角”。 传统的泥作技术以堆塑为最难。至清末、民国时期,区境泥作行业的堆塑技术臻于高峰。名声较著的工匠有姚镜秋、卜汉连、曾有伦、曾贵泗等。堆塑工艺主要体现在门科、牌楼、瓦脊、翘角、壁画、门联、额幅等装饰上。城区常见的堆塑造型,有太极图、兵书、宝剑、四角云彩钩、浮雕云龙、脊兽角吻、二龙戏珠、福禄寿三仙、龙凤呈祥、狮、麒麟、凤凰等吉祥之物和戏文故事,其代表作多集中于 “学宫”及一部分古寺、庙。堆塑以麻绒或铅丝结扎竹架为胎,再用石灰、石膏、纸筋磨碎混合成泥捏塑而成,也有用糯米或生猪血和石灰调制塑泥的。一般先塑头部,再塑身躯;先用手捏,继用刀雕,成型后再用毛笔蘸水洗抹,使之表面光滑和谐;细致者加刷石膏再用牛膏水和颜料润色。著名堆塑艺人姚镜秋所塑的人物,四肢灵活,山水景物,巧夺天工。城区的堆塑,多出自其手,代表作有“野鹿含花”、“大战长沙”、“状元拜桥”、“海石鱼丽”、“魁星典斗”、“凤穿牡丹”、“喜鹊含梅”、“鲇鲭鲤鳜”、“八仙飘海”等。特别是塑于益阳县谢林港玉皇庙墙上的“野鹿含花”,堪称益阳地区堆塑之精品。另如曾有伦、曾贵泗兄弟,其堆塑技术亦名噪一时。塑于1921年(民国10年)的益阳翠波港王氏宗祠墙上的“三闯辕门”,极福观赏价值。1926年(民国15年),由姚镜秋和卜汉连(益阳县三梧树人)联袂堆塑的“斩蔡阳”与“吕布戏貂”图,亦为益阳市区堆塑精品之一。上世纪30年代中期起,日本人入侵,国难当头,城乡经济皆不景气,民间堆塑业日益萎缩。新中国建立后,各行各业忙于恢复,公私建筑皆讲究俭朴节省,堆塑作品亦因岁月摧残而渐废圮。此种堆塑艺术继续处于停滞和萎缩阶段。至上世纪70年代,随着建筑艺术的日益发展,上述堆塑已逐渐被现代装饰所取代。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木构架房屋的减少,砖混及其它结构的建筑增多,泥作已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工艺。由于各建筑物的墙面多加粉饰,墙体砌筑较前粗糙,一部分精湛细腻的传统砌筑工艺,差不多已经失传。 (三)石作 较长时间以来,益阳的石作按其技术风格和经营项目分为“上益阳帮”和“下益阳帮”: “下益阳帮”多来自长沙丁字湾,经营打粗业和水货业,主要制作房屋基础石,路面石,宝塔、牌坊、陵墓、驳岸等用的块石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