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矿抑或归宿评乔治瑞泽尔眼中的后
2009年 第 l期 重 0三峡 学 院掌报 No.1.2DD9
第 25卷 (115期) JOURNALOFCHONGQINGTHREEGORGESUNIVERSITY V_o1.25No.1I5
“宦田矿 ”。抑或 “归宿
— — 评乔治 ·瑞泽尔眼中的后现代社会理论世界
袁展I同1J成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宝山 200444)
摘 要:在通览乔治 ·瑞泽尔 后现代社会理论 一书的基础上,本文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几
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认为从福柯的权力 微“观物理学”分析到布希亚的 符“
码一一消费社会”理论再至德里达的 “解构”策略无不闪耀着创新的智慧之光,但是他们有 解“
构”而无 建“构”的逻辑和 “悲观主义”、 虚“无主义”的论调也确实难以给现实的社会生活提供
可信的路径和依托。故此,作者认为后现代社会理论只是社会理论难能可贵的 “富矿”,而非 “归
宿”,只是新社会理论的 “起点 而非 “终点”。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理论;评读;富矿;归宿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9)01-0068-03
乔治 ·瑞泽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擅长于社会学理论框架的梳理和描摹,后《现代社会理论》
就是其作品中比较成功的一本,书中瑞泽尔竭尽全力地 ( hisbest)为我们勾划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后现代
社会理论世界。在其稍后部分,作者还亲自操刀,借用福柯、布希亚、詹明信等人的理论对 “新消费手段”
— — 信用卡、快餐店等进行了经验性的研究,得出了新消费手段 “正在编制和操纵着符号,而正是这些符
号控制着我们的行为”,“符号制造着我们的需求”,“促使消费者购买他们不很想买的东西或通过促进他们
花费他们不想花掉的钱来协助资本主义体制”的结论。
但是,总的来说,笔者认为瑞泽尔本人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代主义者,在此书中他通过对福柯、布
希亚、詹明信、德里达、拉康、瓜塔里和德勒兹、利奥塔德、维利里奥及部分女权主义者著作的总结与归
纳,努力向我们展示一个关于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整体图景,其本身就是一个在原有社会学理论框架基础上
的一个宏大叙事。以下从两方面解读和评析乔治 ·瑞泽尔眼中的后现代社会理论世界。
一
、 理论的 “富矿”——后现代社会理论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是~个各说 白话、众说纷纭的流派,他们之间也时有攻讦
责难,难以形成一个整体 (entity),但他们之间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对现代社会理论的 “反动”。由于普遍
对现代社会理论家们精心构筑的理论大厦和 “现代性”的前景 (prospect)感到失望,他们 “放弃了通过发
现一种宏大的理性方案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紧迫社会问题的那种希望”;“拒斥所谓的世界观、元叙事、
宏大叙事和整体性”:提供的是不确定性而非确定性;是多样性而非一致性;是差异性而非综合性;是复杂
性而非简单性。
这些后现代理论家们的主要立场就是要颠覆现代主义的科学观,主张 “局部叙事”、“不连续性”、“去
收稿 日期:2008-08-18
作者简介:袁同成 (1972-),男,安徽寿县人,上海大学2007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重 庆 三 峡 掌 俦 报
中心化”、“解构”,对现代社会所谓理性主义的方方 真实镜像 。
面面进行无情地揭露。他们的理论作为一种反传统 布希亚则更看重现代社会中 “符码”的重要作
的游戏,“是实践性的,具有道义和政治上的意涵。” 用。他认为由于符码的泛滥,信息发生内爆,模糊
目标是 “对历史上已经完成的启蒙进行再启蒙,”以 了真实与拟像之间的界限,人民已不再相信媒体,
其独具的创造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的精神,不仅影响 从积极的 “公众”变成了消极的 “大众”(这里的大
了现代社会科学的诸学科,也全面地冲击了全球化 众就是非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部讲义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复习历年分数线.pdf
- 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研解题思路专业课真题汇总.pdf
- 2017年南开大学社会保障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pdf
- 独家: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解析、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报录比三.pdf
- 独家: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解析、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报录比七.pdf
-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核心复习情况招生人数参考书重点复试分数线.pdf
- 跨专业考研经验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在读硕士经验.pdf
- 学长笔记201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历年真题.pdf
- 2017年南开大学社会保障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分数线报录比真题解析内部资料.pdf
- 201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难度解析、参考书分数线报录比、真题资料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