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深层感悟 文中的校长和学生你喜欢谁?说出理由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 接着,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的修理费。 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陶行知,汉族,安徽人,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糖 砸 即 善 良 táng zá jí shàn liáng 糖果 砸伤 当即 善良 挨训 惊疑 制止 随即 结束 奖励 请准确的读出下面的句子。 一天,小明挨家挨户地乱敲邻居家的门。结果,因为他的调皮,挨了爸爸一顿打! 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在四川创办了育才学校,并担任校长。有一次,他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正用泥块砸(zá)同班的男生,当即(jí)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shàn)良(liáng),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能主动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 )先生用( )使一个( )的学生主动( )的事,赞扬了他对学生关怀、爱护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块糖”奖励王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每一块糖产生了什么效果? 合作探究 思考: 四块糖 奖 励 原 因 效 果 第一块糖 第二块糖 第三块糖 第四块糖 准时 惊疑 尊重校长 很惊疑眼睛大大的 主动承认错误 有正义感 主动承认错误 学会了很多 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尊重, 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绝伦!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名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