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对外扩张 1922、10 希特勒上台 1933年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日本军部势力强化 “九一八”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二六”兵变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反共产国际协定 36 37年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四、问答题 1、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过程各呈现怎样的特点? 特点:德国首先建立法西斯政党——纳椊党,进行欺骗宣传,在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首先建立法西斯组织,然后镇压工农运动,最后在国王支持下,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主力是军部,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二 二六”兵变后,军部的势力大大加强,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二、结合史实综合评述三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社会条件 相同条件: 1.在向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三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势力参与国家政权,资产阶级民主力量软弱无力。 2.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同封建势力相勾结,特别富有侵略性。 3.法西斯政权建立前,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4.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统治者都支持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兴起 经济危机 日: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 德: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法西斯扩张 英法态度 美国态度 苏联态度 意侵略埃 有限制裁 中立法案 西班牙内战 不干涉协议 法案扩大 号召联合 日侵略中国 号召制裁 保持中立 德吞并奥 无正式反应 保持中立 德谋求捷克 慕尼黑协定 保持中立 单独签约 德闪击波兰 按兵不动 保持中立 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美日战争爆发 转折背景-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战役 阿拉曼战役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二战场开辟欧亚各国抗战中国战场贡献 意大利投降德 国投降日 本投降 二战性质二战影响1、人类理性2、世界格局3、科技发展…… 07海南历史 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8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人物是海明威。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业。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3分) (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相比,“迷惘的一代”的反战有哪些局限?(5分) 07宁夏文综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