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艾滋病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培训课件.pptVIP

当前艾滋病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与吴仪副总理一起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正在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慰问医务人员和志愿者。2007年11月30日,考察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并亲切交谈。2008年与李克强副总理到北京地坛医院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看望奋战在艾滋病防治第一线的科研人员,2009年与李克强副总理来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加首都防治艾滋病志愿者活动 ,鼓励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 * 温家宝总理从2003年开始,连续每年在世界艾滋病日参与艾滋病活动。2003年到北京市地坛医院看望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004年登门看望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桂希恩;2005年到河南上蔡县,与因艾滋病失去亲人的孤儿、老人共度除夕;2006年邀请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患儿到中南海做客,并与当晚出席了由国艾办、卫生部等十个部委举办的“中国的温暖“文艺晚会。 2007年到河南省上蔡县,进村入户,亲切看望、慰问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2008年到安徽省阜阳市,深入村庄,亲切看望艾滋病患者、孤儿和基层医护人员,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2009年到位于北京地坛医院的北京红丝带之家,看望这里的艾滋病感染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面临高危险因素 吸毒人数较大,尤其是注射吸毒; 卖淫嫖娼现象普遍存在; 大量的流动人群; 男男性接触者与双性恋人群; 未发现的感染者; 某些医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 性病诊治的不规范等 二、问题与挑战 现实状况 由于羞耻和担心社会歧视,不主动做检查 检查发现阳性后,来自家庭、社会的歧视 拒绝检查、采取极端行为等 个人没有意识,高危险行为仍然继续 问题1: 感染者发现- 每年能新检出多少 HIV/AIDS? 问题1: 感染者发现-检出感染者未来走势如何? ??? 医疗机构发现 术前检测 性病门诊 受血(制品) 前检测 其他就诊者 检测 孕产期 检查 合计 迟发现% 合计 迟发现% 合计 迟发 现% 合计 迟发现% 合计 迟发现% 33742 7643 25.1 2998 25.8 569 37.8 20282 40.2 2250 13.7 问题1: 感染者发现 - 2011年医疗机构检测发现HIV/AIDS情况 年 HIV 报告即AIDS 新发现 合计 晚发现% 2007年 37419 10719 48138 22.3 2008年 45572 10790 56362 19.1 2009年 48193 13433 61626 21.8 2010年 48249 16089 64338 25.0 2011年 53757 20760 74517 27.9 问题1: 感染者发现 - 病例发现晚 * 问题2:艾滋病相关死亡数 问题1:为何扩大治疗后,死亡仍然在上升? 问题2:何时、如何才能使死亡下降? ??? ??? 艾滋病的危害 传播途径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对人类生存危害大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长期没有临床症状,欺骗性大 感染对象主要是青壮年,是社会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影响大 感染者管理涉及社会方方面,管理难度大 虽然有药物可以治疗,但是不能治愈,有多种表现,治疗难度大 一旦感染艾滋病涉及到家庭子女,社会负面影响大 正确吗? 如何识别 ?? 感染的后果 家庭内传播 家庭成员的伤害 家庭生活的影响 个人的健康影响 全民预防策略的需要 HIV的流行本身就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结果 人人不能避免处于感染风险 人人不能避免艾滋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艾滋病关系你我他 是全民参与的时候了!! 艾滋病防治从过去认为是一种病,已经延伸至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社会疾病需要社会共同参与与行动 需要政府部门重新思考和定位防治策略 社会责任 艾滋病是我们的敌人,而不是艾滋病人 社会参与,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和谐社会,无歧视环境,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生存空间,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实现千年承诺“人人享有健康” 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医疗系统面临的形势 HIV感染者/病人增加,就医人数上升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增加 艾滋病人抗机会性感染和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人的临终关怀 临床医疗机构承担艾滋病相关服务 对所有住院病人、部分门诊病人筛查、咨询(保护病人,也是保护自己) 发现初筛阳性者,转介CDC确证 疫情报告和管理 艾滋病人治疗 十二五规划艾滋病控制目标 力争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20万人左右,新发感染数较2010年减少25%,病死率较2010年下降3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