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炭疽的局部处理 皮损处切忌抚摸、挤压,以免病原菌扩散产生败血症。 眼鼻危险三角区挤压还可引发脑膜炎。 皮损不作外科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 可用消毒液,如1:2000高锰酸钾液,或2%的过氧化氢液洗,涂1%龙胆紫液,或抗生素软膏,创面用四环素软膏纱布片覆盖后包扎。 患肢可予以固定和抬高。 出现严重、弥漫性的水肿,在有效抗菌药应用前提下可酌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 重度颈部肿胀影响呼吸道通畅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病原治疗  病原学治疗是关键。用药前应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及时合理进行抗菌药物治疗的试验性。  青霉素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迄今为止仅发现极个别炭疽杆菌对青霉素G耐药。及时足量应用青霉素是改善预后,取得根治的关键。 如有过敏史,选用其他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四环素类强力霉素或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0.2,一日2次,静滴或口服。 重症可合用其他如林可霉素、亚胺培南、克拉霉素、阿齐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黏菌素B等可按药敏结果选药。 皮肤型炭疽可以口服给药,其他型炭疽开始均须静脉点滴,病情控制后可序贯口服给药。 病原治疗 1、皮肤炭疽及轻症胃肠型炭疽:青霉素G,每日240万U~320万U,分3~4次,肌注;疗程7~10天。恶性水肿病例用青霉素G,每次200万U~300万U,加入葡萄糖200ml内静滴,一日4次。`   青霉素过敏病例,可用氧氟沙星400mg或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强力霉素0.1,每日2次或头孢唑啉每次0.5~1g,一日3~4次,肌肉或静脉注射。    2、吸入性炭疽、重症胃肠型炭疽、炭疽败血症及炭疽性脑膜炎:1)青霉素G每日1000~2000万U,分为4次,加入5%葡萄糖200ml内静脉滴注,疗程延长至2~3周。2)或喹诺酮类加头孢唑啉治疗。3)同时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每次0.1~0.2g,一日0.2~0.4g,肌注或静脉滴注。头孢唑啉,一日2~4g,肌肉或静脉注射也有效果。4)脑膜炎患者则必须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药物如青霉素、头孢三嗪、左氧氟沙星等静脉滴注治疗。 免疫治疗  因抗生素只对炭疽杆菌有效,而对炭疽毒素无效,故重症病例可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抗炭疽血清中和毒素。原则应是早期给予大剂量,第1天2mg/kg,第2、3天1mg/kg,应用3天。应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炭疽的预防 隔离炭疽患者  所有类型的炭疽患者,都需要在隔离状态下进行治疗。 皮肤炭疽病例隔离至创口痊愈、痂皮脱落为止。 其它类型病例应待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两次阴性后出院。 炭疽患者的接触者,在其没有发病之前没有传染力,因此,不需要隔离。 皮肤炭疽的接触者以及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不需要区域封锁。 主张就地隔离治疗,也是为了减少污染:患者活动越多,污染的面积就越大,消毒处理就越困难。 Thank you! 诊断 确诊依据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 分离出CoX、EV71病毒等; EV71核酸检测阳性; 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 接诊病人的处置流程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住院治疗 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 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呼吸浅促、困难。 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末梢循环不良。 具备上述第3、4条之一者应收入ICU救治。 治疗 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监测:严密监测,动态观察,注意严重并发症! 生命体征 末梢循环/毛细血管再充盈 瞳孔、浅反射 CSF 白细胞计数 快速血糖/血气+电解质 胸片/MRI 有条件CVP、ABP监测 治疗 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症治疗:发热给予降温等 可试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治疗 并发脑炎、脑膜炎等的治疗 降低颅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15~30min静脉注射,必要时加用速尿。 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甲基强地松龙1~2mg/(kg?d) 氢化可的松3~5mg/(kg?d) 地塞米松0.2~0.5mg/(kg?d),分1~2次。 其他治疗: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氯醛等)。 治疗 呼吸循环衰竭---此期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需在PICU救治。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cmH2O,PEEP 4~8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