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2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The higher function of CNS CNS高级机能的范畴: conditioned reflex learning and memory sleep and wakefulness motivated behavior 对复杂行为的调节控制 高级神经活动 CNS高级机能的研究方法: 条件反射法:巴甫洛夫 综合法:电生理学方法、神经化学方法、形态学方法、药理学方法(微电极技术、脑内注射法、微电泳法、同位素示踪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放射免疫法等)从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进行综合研究 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一)自发脑电活动 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2. 脑电波形成的原理 一般认为,脑电波主要是由突触后电位变化形成的,也就是由细胞和树突的电位变化形成的,是由大量皮质神经元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形成。脑电波的节律不同于皮质细胞本身的内在节律性活动,而是同丘脑的活动有关。 同步化: 脑电图出现低频率高振幅的波形,抑制过程。 去同步化:脑电图出现高频率低振幅的波形,兴奋过程。 神经元的排列方向一致 (二)诱发脑电活动 诱发电位 (evoked potential) 感觉器官或感觉传导途径上任何一点受刺激时,在大脑皮层引出的电位变化。 二、觉醒和睡眠 (awakening and sleep) 睡眠时间: 新生儿 18-20 h 儿童 12-14 h 成人 7-9 h 老年 5-7 h 睡眠表现:脑电慢波,感觉、运动、肌紧张、血压↓,心率慢,瞳孔缩小,体温↓,呼吸慢,唾液↓,但胃液分泌可↑,发汗↑。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与脑干网状结构密切相关:破坏中脑网状结构头端,保留特异感觉途径→动物昏睡,脑电不能形成快波。刺激之,相反。 脑电觉醒 行为觉醒 觉醒有三个成分: ①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Ach,对昏 睡有唤醒作用,但为时相性,不能持久,阿托 品阻断唤醒。 ② 蓝斑上部NE系统:维持持续紧张性脑电,破坏此束→脑电 快波明显减少,Ach能调制NE系统的脑电觉醒 作用。 ③ 黑质多巴胺系统→维持行为觉醒,单纯破坏中脑黑质多巴 胺系统:对新异刺激不能表现探究行为,行为 不能觉醒,但脑电仍有快波。 (二)睡眠的时相及发生机制 1. 慢波睡眠 (slow wave sleep, SWS) 非快速眼动睡眠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non-REM) 特征: 全身肌张力降低,运动减至最小; 体温和能耗降低; 心率、呼吸和泌尿均减慢,消化活动增强;精神活动也降至最低。 1、2、3、4期 3. 睡眠时相的转换 反复转化约4-5次,愈向后REM时间愈长。 生理意义 non-REM:生长素分泌比觉醒明显升高,促进生长 与体力恢复 REM:缺乏时出现易激动等心理活动扰乱(如动 物一出现REM即唤醒,持续数天,其自然睡 眠REM时间延长),该时相脑内蛋白质合成加 快,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成熟,建立新的突触 联系,促进记忆与精力恢复。 4. 睡眠发生机制 三、学习和记忆 学习和记忆的概念 简单地说,神经系统的学习、记忆以及回忆机能,就是接收、储存和再现信息的神经生理活动,这是神经网络的普遍的机能特性。 学习 (learning) 记忆 (memory) (一)学习的类型 1. 非结合型学习(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一种简单的学习类型,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包括习惯化(habituation)和敏感化(sensitization)。 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 2. 结合型学习(联合型学习, associative learning) 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 经典的条件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