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新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pptVIP

第十五章新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新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

五、新生代的矿产 煤 石油 膏盐 中国东部古近系柱状对比图 喜马拉雅运动II 喜马拉雅运动I 中国东部新近纪古气候和沉积类型 与E相比沉积范围扩大,东部的干旱气候带消失 长江 秦岭 晋陕地区深棕色、橘红色粘土沉积 松辽、华北、长江中下游大型沉降河湖盆地,温暖潮湿气候条件,夹海泛层 沿海玄武岩喷发带(长白山、庙岛群岛、郯庐带、浙闽东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 隆起带上小型静水湖泊沉积(如临朐盆地) 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 (东海) 海相沉积厚达万米 (北部湾-莺琼盆地) 中国南方—隆起带上小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湖沼盆地沉积 中国东部新近系对比图 准噶尔盆地的古近-新近系 塔里木盆地的古近-新近系 2 中国西部古地理、古构造、 K2 安集海组:灰绿色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 紫泥泉子组: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夹砾岩, 产介形类及轮藻 昌吉河群:砂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 产三趾马。为类磨拉石堆积 Q N E 准噶尔南缘第三系综合剖面 3-5000m 1600m 喜马拉雅运动I 喜马拉雅运动II 准噶尔盆地的古近-新近系 E N 天山 乌苏 克拉玛依 N 新近纪 准噶尔盆地古近-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 K2:巴什基奇克组:紫红色砂泥岩 苏维依组:紫红色砂、泥岩夹含铜砂岩 库母格列木组:紫红色砂泥岩,底部钙质砾岩, 产 牡蛎-oyster(有海泛) 康村组:黄灰、浅灰色含砾粗砂岩夹粉砂岩, 具浪成层理、波痕及丰富的遗迹化石 Q1x 西域组:黄灰砾岩夹砂砾岩。 N1 E 独库公路南端(库车)第三系剖面 吉迪克组:紫红夹灰绿色砂、泥岩, 夹湖相风暴岩和丰富的遗迹化石 库车组:苍棕色砂砾岩。 N2 共厚4-5000m, 为干旱气候的湖泊沉积 喜马拉雅运动II 塔里木盆地的古近-新近系 苍棕色砂砾岩,库车组,N2, 塔北库车康村 楔状及变形层理,粗粒杂砂岩,康村组底部,N2, 塔北库车康村 N 天山 昆仑山 塔中隆起 N 新近纪时才有天山和昆仑山 康村 塔里木盆地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 E 北部潮湿 暖温带-亚热带 中部半干旱-干旱 亚热带 南部潮湿 亚热带-热带 N 暖温带 潮湿亚带 干旱带 热带-亚热带 潮湿亚带 暖温带-亚热带潮湿亚带 亚热带 潮湿亚带 暖温带 潮湿亚带 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南 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北 E3: 缺失 E2: 遮普惹组:上部灰岩含货币虫(海相有孔虫) 下部泥灰岩 E1: 宗浦组: 纯灰岩含货币虫 K2 喜马拉雅运动I E3: Molasse 喜马拉雅运动I 喜马拉雅期花岗岩 N喜马拉雅山地区处于剥蚀状态,Tethys洋消失(E3);N2的三趾马也从欧亚北方抵达印度。E3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为2500m+ 3 西藏古近-新近纪古地理、古构造 1 地质变化与沉积类型 青藏高原隆升与沉积响应 黄土堆积与古环境记录 中国东部差异升降与南北地貌分异 海平面升降与海陆变迁 四、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古构造 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 希夏邦玛峰 吉隆 5900m N2含高山栎植物群(现代高山栎生活海拔高度2500m) 假定N2高山栎生活海拔高度与现代类似: 5900m=2500m(/25-2Ma)+3400m(2Ma) 即在第四纪上升了3400m。17mm/a 现在三趾马红土层 (N2)的海拔高度 Tibet4300m 唐古拉山口 4000m 兰州1000m 山西5-700m 华北平原 –320m 假定三趾马当时的生态要求相近(海拔高度相近的草原),那么三趾马红土形成时应大体位于同一海拔高度,所以目前西高东低的地势应主要形成于第四纪 A B N2 1 风成黄土:内蒙古、晋陕高原,如:Q1午城黄土(黄红色),Q2离石黄土(淡棕色),Q3马兰黄土(黄灰色) 2 中低山、丘陵区洞穴堆积:如柳州Q1, Q3,周口店Q1-2,万县Q2 。 3 冰川沉积:庐山冰川,可分出鄱阳Q1 、大姑Q2 、庐山Q3 、大理Q4冰期); Milankovitch cycles 4 近海平原沉积(河湖砂泥质沉积):华北-苏北、松辽、江汉平原 5 火山岩:五大连池,云南腾冲,山西大同火山群 6 砾石层:南京雨花台Q1 7 沙漠-戈壁-盐湖及山岳冰川Q4(西部)→ 可耕土地少 沉积类型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美国-世界人口与耕地面积比较 中国更新世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