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性能化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性能化设计

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性能化设计 黄益良 阚强 郭伟 摘要:针对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存在的火灾危险性以及消防设计难点,根据消防 安全工程原理和性能化防火设计思想,以广州东塔商业裙楼为例,提出了其消防 性能化设计方案,为类似工程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性能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用地的日益紧张,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日益迅 猛,但其消防安全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另外,由于建筑的综合化发展, 许多高层建筑往往在裙房中设置大面积的商业功能,笔者通过超高层建筑商业裙 楼的火灾危险性分析,以广州东塔商业裙楼为例,根据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 性能化设计思想,提出性能化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以探讨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 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案。 1 高层建筑商业裙楼的火灾危险性 (1)功能复杂,火险隐患多。综合性的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可燃物多,尤 其是设有商业的建筑内通常设有大量的供电设备、厨房设备、暖通设备、给排水 设置、环保设备、交通输送设备等。且管理制度不易落到实处,潜在火险隐患多。 尤其综合性高层建筑用电量大,配电线路多,如使用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火灾事 故。 (2 )火灾迅速蔓延扩大。商业裙楼中有大量的商铺,其内部有较多可燃物, 如商铺、服装、装修材料、家具、物品、管道保温材料、电线包皮等,同时垂直 管道、井筒形成了若干纵向的烟筒。火灾时,烟囱效应会助长火焰和烟气的蔓延, 而高度愈高、抽力愈大,烟囱效应愈强烈。在超高层建筑中,烟气沿楼梯间或井 筒垂直上升的速度约为3~4 m/s 。一座100 m 的建筑,如无阻挡,30 s 即可将火 势引至顶层。对超高层建筑,这种“烟囱效应”是最可怕的,也是最难于防范的。 此外,火焰自窗口喷出沿外墙延烧至上一层,或风势将火星或火焰水平吹出,引 燃附近其他建筑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建筑物愈高,可能吹得愈远,危害也愈大。 (3 )火灾扑救困难。一方面,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超过二三百米, 发生火灾时外部进攻受限。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的主体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 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商场内大量商品燃烧,造成火场 浓烟高温,不仅能见度低,而且辐射热强,给消防人员内攻灭火和救人行动带来 很大困难。 (4 )人员疏散困难。超高层建筑商业裙楼内人员众多,密度大,对于疏散 楼梯的位置不熟悉,疏散所需时间较长,难以在规定时间内疏散完毕。当发生火 灾时,由于现场混乱状态呼救声的影响或受烟气的威胁,建筑内人员根据本能的 恐惧心理和逃生欲望,均涌向安全通道,疏散时更容易出现惊慌、拥挤、踩踏等 现象,造成人员伤亡。 2 广州东塔及商业裙楼概况 广州东塔位于珠江新城CBD 中心地段,整个建筑由主塔楼和裙房组成。主 塔楼建筑高度为530 m,包括地下5 层和地上109 层,主塔楼周边为大面积的裙 楼区域,包括零售、餐饮、电影院等功能。裙房与主体建筑之间设置了内街,总 长约75 m,宽度为16~24 m 不等,高度约31 m,内街顶棚采用钢化夹胶玻璃, 形成通透的大空间,难以划分防火分区。 项目中,由于裙楼商业进深较大,部分楼梯设置在裙楼的中部区域,在首层 无法直通室外,需要经过内街疏散出去。裙楼商场二层在北侧设有一部人行天桥 通往新中轴的花园,人行天桥近端设有一部通往地面的室外楼梯,设计中将天桥 宽度计入疏散宽度内。裙楼北侧的两部楼梯到达2 层后,不再通往首层,将通过 人行天桥到达室外地坪,裙房商业首层疏散示意图见图1。 疏散楼梯间 疏散路径 图1 裙楼商业首层疏散示意图(简化,示意图) 3 设计思路和设计概念 3.1 准安全区 一方面,从内街的特点来看,内街拥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及东西两侧直通 室外的大量开口,自身火灾载荷低,发生火灾的概率小,内街两侧的店铺成为影 响内街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如果通过加强两侧店铺的控制火灾能力,尽量将烟 和火控制在店铺内,内街将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成为“准安全区” 。另一方面, 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商场的主要入口设在内街的东西两端,在发生紧急情况需要 疏散时,人们一般倾向于寻找自己熟悉的出入口,顾客在疏散时通过内街疏散至 室外,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有助于减少慌乱。 考虑到商业运营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项目主要将首层内街设计成“准安 全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