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特征与功能探讨
第 40 卷 第 2 期 水 产 学 报 Vol. 40, No. 2
2016 年 2 月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Feb., 2016
文章编号: 1000–0615(2016)02–0189–09 DOI: 10.11964/jfc.20150309777
六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特征与功能探讨
1, 2, 3 1, 3* 1, 3 1 1, 3 1, 3
商晓梅 , 马爱军 , 王新安 , 周 洲 , 孙志宾 , 夏丹丹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
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方法首次对半滑舌鳎、大菱鲆等6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
皮肤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比较,以期获得与摄食行为等生态习性相关的新发现。结果显
示,半滑舌鳎和塞内加尔鳎的无眼侧头部皮肤存在大量游离神经丘,但其形态特征存在
差异。半滑舌鳎皮肤表面的游离神经丘类似于乳头状突起,突起上有表皮细胞形成的微
脊,多个为一簇,很少单独存在,呈无规则排列;而塞内加尔鳎的游离神经丘直接裸露
在皮肤表面,呈线性排列在肉芽状皮肤突起的下方。星突江鲽的头部无眼侧皮肤表面零
散分布着多个为一簇的游离神经丘,形状类似于半滑舌鳎的乳头状游离神经丘。大菱
鲆、黄盖鲽和条斑星鲽的头部无眼侧皮肤表面未发现游离神经丘等特殊结构,但其表面
均凹凸不平。研究推测鲽形目鱼类头部无眼侧皮肤形态特征与其摄食习性密切相关;其
头部无眼侧游离神经丘的分布特征与种群分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物种的分类提供
一定依据。
关键词: 鲽形目;无眼侧皮肤;游离神经丘;扫描电镜; 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 S 917.4 文献标识码: A
鲽形目(Pleuronectoidei)包括棘鲆科(Cithar- 视觉向水面捕食,具有主动从池底跃起摄食的
[2]
idae) 、牙鲆科(Paralichthyidae)、鲆科(Bothidae)、 习性 。隶属于舌鳎科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3] [4]
菱鲆科(Scophthalmidae) 、鲽科(Pleuronectidae) 、 semilaevis) ,习惯夜间摄食 ,虽然视觉退化 ,
冠鲽科(Samaridae) 、鳎科(Soleidae) 和舌鳎科 但是头部反应灵敏,具备颗粒饲料采取底匐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