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铁病虫害
苏铁病虫害的防治
????苏铁斑点病?此病是庭园、盆栽苏铁常见的病害。严重受害的植株,大部分叶片干枯,易破碎,断裂。 ????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病害初出现时为淡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1~5毫米。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暗褐色至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散生或聚生的黑色小粒点,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间可相互联结形成大斑,造成叶片上部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时宜选择土层深厚,带微酸性砂质壤土,周围环境应通透光;新叶展开时,适当剪除下部老叶;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喷药次数视病害发展情况而定。 ????苏铁树坏死萎缩病 ????症状?新叶色略黄,每片小叶上均生有黄色环状坏死斑点,造成新坏死斑点处歪扭。老叶上也生有黄褐色斑点。整个植株生长萎缩。 ????病原?苏铁坏死萎缩病毒(Cycas?necrotic?stunt?virus,CNSV),属于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由(Longidorid)线虫传播。线虫保持线虫传毒达数周或数月。 ????苏铁球蚧?分布为害?若虫和雌成虫在叶背刺吸叶汗液,虫量多时叶面发黄,排泄蜜露常诱致煤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子?雌体4.5~7毫米,宽4.2~4.8毫米,高3.5~5毫米,产卵前体呈卵形,背部突起,从多为赭红色,后半部有4纵列凹点;产卵后体呈球形褐色,表皮硬化而光亮,虫体略向前高突,向两侧亦突出,后半部略平斜,凹点亦存,色暗。 ????生活史及习性?年生1代,以2龄若虫多在1~2年生枝芽旁、皱缝固着越冬。翌春寄主萌芽期开始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期,5月中旬前后开始产卵于体下。5月下旬开始孵化,孵若虫从母壳下的缝隙爬出分散到嫩枝或叶背固着为害,发极缓慢。直到10月落叶前脱皮为2龄转移到枝上固着越冬。行孤雌生殖或两性生殖,一般发生年很少有雄虫。每雌可产卵1000~2500粒,天敌有瓢虫和寄生蜂。
苏铁病虫害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0-08-24 03:48??来源:广东省农科院情报所信息中心
摘要:苏铁斑点病此病是庭园、盆栽苏铁常见的病害。严重受害的植株,大部分叶片干枯,易破碎,断裂。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病害初出现时为淡褐
苏铁斑点病此病是庭园、盆栽苏铁常见的病害。严重受害的植株,大部分叶片干枯,易破碎,断裂。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病害初出现时为淡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1~5毫米。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暗褐色至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散生或聚生的黑色小粒点,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间可相互联结形成大斑,造成叶片上部枯死。传染途径此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被害中片上越冬,次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苏铁栽植在瘦瘠的粘质土壤中,或将盆栽铁放置于辐射热强烈的水泥地上,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时宜选择土层深厚,带微酸性砂质壤土,周围环境应通透光;新叶展开时,适当剪除下部老叶;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喷药次数视病害发展情况而定。苏铁树坏死萎缩病症状新叶色略黄,每片小叶上均生有黄色环状坏死斑点,造成新坏死斑点处歪扭。老叶上也生有黄褐色斑点。整个植株生长萎缩。病原苏铁坏死萎缩病毒(Cycasnecroticstuntvirus,CNSV),属于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由(Longidorid)线虫传播。线虫保持线虫传毒达数周或数月。苏铁球蚧分布为害若虫和雌成虫在叶背刺吸叶汗液,虫量多时叶面发黄,排泄蜜露常诱致煤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重者枯死。形态特征成虫子雌体4.5~7毫米,宽4.2~4.8毫米,高3.5~5毫米,产卵前体呈卵形,背部突起,从多为赭红色,后半部有4纵列凹点;产卵后体呈球形褐色,表皮硬化而光亮,虫体略向前高突,向两侧亦突出,后半部略平斜,凹点亦存,色暗。生活史及习性年生1代,以2龄若虫多在1~2年生枝芽旁、皱缝固着越冬。翌春寄主萌芽期开始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期,5月中旬前后开始产卵于体下。5月下旬开始孵化,孵若虫从母壳下的缝隙爬出分散到嫩枝或叶背固着为害,发极缓慢。直到10月落叶前脱皮为2龄转移到枝上固着越冬。行孤雌生殖或两性生殖,一般发生年很少有雄虫。每雌可产卵1000~2500粒,天敌有瓢虫和寄生蜂。
苏铁炭疽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0-08-22 13:39??来源:广东省山区信息网
摘要:苏铁炭疽病又称苏铁赤斑病,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