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策略

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策略 孙全德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策略 1、“七分种三分管”的思想 2、穗数是高产的基本保证 3、“前控后促、前N后移”的运筹 4、重视初生根的作用 5、重视拔节肥的作用 6、科学确定施肥量 一、“七分种三分管”的思想 小麦和玉米对种和管的不同要求 苗子壮不壮----播种深度 苗子全不全----墒情。趁“下小雨”播种、浇 “蒙头水”都不 好 苗子有无冻害----残茬翻压的程度 底肥数量和品种----影响分蘖消长变化 基本要求:灭茬+旋耕15cm+深耕30cm+耙地 二、穗数是高产的基本保证 千斤小麦产量结构:马永安 43-45万穗*31-33粒*42-44克/千粒 有的地方穗数是主攻因素 如何攻穗? 精整地、NPKZnMn配合、密行、种子处理 李月华:石家庄市当前冬小麦大面积高产的技术路线是:增穗、挣粒、保重”。 近三年平均亩穗数43.82万,穗粒数31.61粒,千粒重38.9克,平均理论亩产457公斤。 全市100多个超千斤高产地块进行调查。高产地块平均亩穗数51.43万,穗粒数30.89粒,千粒重38.53克,单产519.9公斤/亩。 从千斤以上麦田与现有产量结构对比来看,产量三结构的增产潜力分别是亩穗数千粒重、穗粒数。 超高产麦田的产量结构要求 亩穗数50-55万 穗粒数33粒左右 千粒重40克以上 三、 “前控后促、前N后移”的运筹 高产田前期群体过大 高产田重点增加粒数(3个)和粒重 “前控后促、前N后移”促根下扎 过去一般认为,中后期施氮多或过晚是造成小麦倒伏、贪青晚熟的主要原因,因此生产上提倡重施底肥和冬前追肥。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小麦生育前期氮肥(包括底肥)过多才是贪青、倒伏、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高产条件下,采用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加大后期追氮比例的“前氮后移”氮肥运筹模式,不仅不会加重倒伏和青干,而且可以显著改善群体质量, 增加穗粒重和产量,是小麦高产再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若拔节期之前没有追肥,此时追肥可以达到每亩20公斤尿素。目前多为撒施方式,氮素挥发损失较多,也需要多施肥。一般只施1次即可,不需分2次施肥。 在没有底施磷钾肥情况下,也可同时追施磷钾肥。 “在前期小麦生长稳健的情况下,拔节后高量施氮,也不会导致以千粒重明显下降为特征的贪青晚熟”。 有效使用条件 1、少苗、亩产400公斤以下者减产 2、亩产550公斤的增产 3、多苗的都增产。 四、重视初生根的作用 1.初生根系 在萌发时先伸出一条主胚根,接着出现第一对和第二对侧胚根。绿叶出现后初生根基本停止形成。 2 次生根系 着生部位;出生顺序;数目;节位间数量差异;开始发生及结束时间。 粗壮,多根毛,下伸角度大,冬前集中于40 cm土层,尤以20 cm以上最多。 初生根在生长初期起重要作用。 在次生根生长进入盛期后,次生根逐步起更重要作用,但初生根一直发挥作用,尤其在干旱地区的生育后期,可以利用深层的水分 初生根多少:种子大小、耕翻深度与质量、氮磷钾锌配合、密植、拔节前控制水分。 (二)分蘖的发生规律 (二)分蘖的发生规律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 温度 生长最低温度2℃,最适为16~20℃,超过30℃停止生长。 2 水分和空气 最适土壤水分为70%~80%; 水分不足根量少,易早衰; 水分过多土壤通气不良,生长受抑制。 灌水次数多,水量小时,根生长浅。控制前期灌水次数,灌足水量,有利根系随水下扎和后期抗旱。 3 耕层深度和肥料 深浅耕结合,深耕深松结合,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创造深厚耕层,适合根系发育。 培肥土壤,增施磷肥,氮磷配合,能促进根系生长。 五、重视拔节肥水的作用 各种肥水方案组合中,都有拔节肥水 “冬前+拔节+开花”运筹 拔节期肥水的作用 拔节期正值幼穗分化的雌雄蕊分化期到药隔分化期,此时的肥水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是提高粒数最为稳健和有效的关键措施。 同时,拔节期肥水又能促进发育较慢的中等蘖赶上大蘖,提高成穗整齐度。 拔节期肥水促进旗叶增大,延长后期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 拔节期肥水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 六、科学确定施肥量 经验法:每亩有机肥2~3 m3,纯N 16kg, P2O5 10~12 kg, K2O 5~10 kg。 案例: 最佳施肥量,每亩底施107 Kg烘干鸡粪(可用其它有机肥代替)、71 Kg碳铵、18 Kg磷酸二铵、8 Kg氯化钾、1.5 Kg硫酸锌、2 Kg硫酸锰。 试验法:3414试验设计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 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配方施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